文章目录
蒙古族的舞蹈训练有哪些
1、蒙古族的舞蹈训练有哪些
1.1、太平鼓舞
太平鼓,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哉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
1.2、灯舞、盅碗舞
灯舞、盅碗舞是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主要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此舞因受地点(蒙古包)道具(灯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坐、立而舞。
1.3、达力根巴雅尔
在鄂尔多斯草原,自古留传着一种“招福致祥”的民间祭祀仪式,名日“达力根巴雅尔”。多于丰年或战争凯旋时举行,以示感恩,祈求康乐太平。
1.4、宗教舞蹈查玛
“查玛”(俗称“跳神”或“打鬼”)是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十六世纪后半叶随同噶鲁派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并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5、安代舞
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活跃的世术特色,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1.6、筷子舞
“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男子单人表演。
2、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2.1、动作韵律特点
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富有弹性;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地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要稳,上身端庄,身体多为摆身、推身和靠身的动律。做各种步伐时双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韧,双脚落地扎实,脚下稳重,强调下沉的力量。
2.2、基本体态
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叉腰为一字叉腰。
蒙古族舞蹈除了具备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律四个要点外,由于蒙古族图腾多是凶猛的飞禽走兽,崇拜白颜色,所以蒙古族舞蹈更具有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3、怎样跳好蒙古舞
3.1、肢体训练
从肢体训练到肢体解放 肢体训练,在蒙族舞蹈中可以视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它的目的就是要使演员具备蒙族 舞的基本素质。
3.2、把握气质
把握气质——动态特征在情感面上提升 在掌握了蒙族舞的基本动态以后,作为一名舞蹈演员需要对此种只具备形式意义的外 壳注入内涵。就蒙族舞来讲,是对风格美的外部形态的蒙族精神化。
3.3、处理节奏
处理节奏——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 节奏表现在所有的艺术中,尤其是在表演艺术更为显著。在舞蹈中,节奏是舞蹈力 度、感情的基础。
蒙古族舞蹈的形成背景
蒙古族舞蹈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特定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生活生产方式。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蒙古族顽强坚韧、沉淀着民族性格。草原和天空的辽阔就造就了蒙古族人性格豁达的一面,去留随意。
民族舞蹈的形成与民族的审美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蒙古族的舞蹈中含有很多模拟飞禽走兽的舞蹈如《勇士顿踏》等。早期生产力非常低下,蒙古族生产非常的不稳定,因此蒙古族精神有着非常强烈的英雄主义、尊重生命等特点。在长久的蒙古族的生长中,以草原森林为主,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人的生命非常脆弱,因此蒙古族人认为每一个生命都需要被呵护。
蒙古族舞蹈的舞蹈表演风格
1、热情豪放和优雅柔和的风格
热情豪放几乎是蒙古族舞蹈的精神支柱,人们众所周知蒙古人热情好客,在这点的表现中完美的表现在了待人接物中的各个方面中,尤其是在舞蹈的表现中更加明显,很多舞蹈都体现出了热情豪放的风格,如在“安代舞”中豪放风格表现的最为强烈。
2、敏捷机智和粗犷不羁的表演风格
蒙古族民族受到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等决定了蒙古族民族具有骁勇善战,这点在前文已经提到,蒙古民族显著的表现特点在于身体反应、敏捷性以及头脑反应灵活等,这点在蒙古族的舞蹈中有很大的体现。
3、具有明显的愉快乐观的风格
蒙古族民族人民长期与自然环境相抗争,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因此就造就了蒙古人民的无搜畏惧、积极向上的精神,在蒙古族舞蹈中很多都能看到人们乐观向上的特点,如在蒙古族的筷子舞等舞蹈动作。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390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