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虽然比较甜,但是荔枝中却含有一种氨基酸,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所以,它也是糖尿病病人可以吃的水果,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适宜。
1、
怎样吃荔枝才能不上火
1.盐水浸泡
将剥掉外壳的荔枝,但是不要将白色的那层薄膜也剥掉,冲洗干净之后,浸泡进30%的盐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就能够取出,剥开白色薄膜就能吃了,经过盐水的浸泡之后很大程度的将荔枝的火气降低了。如果一次性浸泡很多的荔枝,希望可以保存更长时间的话,可以直接将白色薄膜也一起剥掉,然后果肉浸泡在淡盐水中,同样浸泡一个小时即可,然后取出放入保鲜盒中,放进冰箱冷冻层即可。
2.吃掉果膜
我们在剥荔枝壳的时候,果肉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膜,有点涩涩的口感,一般我们都是将它剥掉的,但是如果要防止上火的话建议将薄膜也一起吃掉,然后吃完荔枝之后将荔枝蒂部凹进去的果肉白色的蒂状部分也一起的吃掉,同样可以防止上火。
3.每次不宜超10颗
普通人每次食用荔枝也不宜超过10颗,尤其是儿童每次吃3~4颗即可,不可过量。而阴虚燥热、湿热偏盛体质的人不宜吃荔枝,糖尿病患者以及容易胀气的人也需慎吃。正在长青春痘、伤风感冒、急性炎症等症状的人不宜吃荔枝,会加重病症。
在吃荔枝的同时,要吃一些面包、饼干等淀粉类食物,这样能保证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避免上火。
4.享用“露珠红荔”
露珠荔枝就是在天亮之前,趁着露水还没有退的时候,从树上新鲜摘下来的荔枝,这些荔枝吸收了一天的阳光,然后经过一个晚上的温凉,因此热性已经消减了,不但味道会更加的鲜美,而且还不会有上火的问题哦。
5.喝点盐水
在吃荔枝之前可以适量的喝掉盐水或者夏枯草凉茶、冬瓜汤、绿豆汤等降火的食物,可以有效的预防上火。或者用20~30克的生地煲瘦肉或猪骨汤喝,可以有效的预防荔枝病。
6.生长在东边树冠的荔枝
因为荔枝是长日照果树,喜欢西边的阳光,果实也是从西边开始成熟的,因此长在西边的荔枝会特别的甜,但是却会更加的燥火。因此怕上火的话,可以选择生长在东边树枝上的荔枝,比较温和。
7.冷藏过的荔枝
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用容器盛载,沉于水井或放于冷泉(水)中,隔夜取食,可不上火。且能化燥气而能补阴。清代大诗人屈大均有诗云:“露井寒泉百尺深,摘来经宿井中沉,日精化作月华冷,多食令人补太阴。”
2、
吃荔枝有什么好处
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忘记、神疲等症。能够增强免疫功能荔枝肉含丰富。作用的物质,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适宜。荔枝还能消肿解毒,止血止痛荔枝除广为人知的滋补作用外,还可用于外科。荔枝果实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效和滋补作用。
3、
荔枝可以怎么吃
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荔枝干、糖水荔枝罐头、荔枝汁、速冻荔枝、荔枝酒等。荔枝花量多,花期长,泌蜜量大,是良好的蜜源果树。
4、
荔枝为什么不宜多吃
上火
一颗荔枝三把火。按照中医学理论,荔枝属于温热性,多吃易上火不消化,可能会口舌生疮,口臭口干,甚至流鼻血。湿热体质或胃肠机能不佳者,不宜多吃。对孩子来说,荔枝和芒果、龙眼等水果一样,内火重的小朋友最好不要吃,而正常儿童也尽量少吃;对老人而言,有便秘现象的老人尽可能不要食用;特别是有肝病、肾病、糖尿病、胃肠病患者更应慎重。
轻者得“荔枝病”
荔枝病实际上是低血糖,发病者主要症状是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及心悸,部分患者会出现口渴、饥饿、腹痛和腹泻等表现。每天吃2公斤荔枝的人就有可能得“荔枝病”,发病者多为儿童。
医生介绍,中医有“一枚荔枝三把火”的说法,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的人,多吃荔枝会加重“虚火”;荔枝具有降血糖的药理作用,大量进食可引起低血糖,轻者头晕恶心、疲乏无力、腹痛腹泻、面色苍白等,重者嗜睡昏迷、抽搐、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空腹进食大量荔枝,引起突发性低血糖所致,称为“荔枝脖”,以儿童为多见。
重者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如果一次食用过多荔枝,摄入过多果糖,导致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含量比正常降低许多而引起低血糖症。若不救治,可于数小时内死亡。尤其是儿童,更应注意不能多吃,否则会严重影响健康。
5、
荔枝的药用附方
1、治呃逆不止: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医方摘要》)
2、治瘰疬溃烂:荔肉敷患处。(《泉州本草》)
3、治疔疮恶肿:荔枝肉、白梅各三个。捣作饼子,贴于疮上,(《济生秘览》)
4、治风火牙痛:大荔枝一个,剔开,填盐满壳,煅研,搽之。(《孙天仁集效方》)
5、止外伤出血,并防止疮口感染溃烂,得以迅速愈合:荔枝晒干研末(浸童便晒更佳)备用。每用取末掺患处。(《泉州本草》)
6、治老人五更泻:荔枝干,每次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连服三次;酌加山药或莲子同煮更佳。(《泉州本草》)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6705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