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社节的概述
1、概述
春社是最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在商、西周时期,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而后来则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但在中国民间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说。
春社在甲骨文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距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元朝以前,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但目前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仅有部分地区存在二月二拜土地公的习俗,并称此日为土地诞、福德诞等,但与传统的春社不尽相同。在中国大陆北方部分地区的二月二龙抬头节中,亦有部分民俗沿袭自春社。关于春社的兴衰过程,有学者将其归结为“起源三代,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衰微于元明及清”。
2、别称
无
3、节日时间
春社日,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是一个汉族传统节日。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4、地域分布
春社日就是中国汉族人们的一个传统节日
5、民族
苗族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的传统节日。分春社和秋社,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戌日举行。春社接神,秋社送神,有固定的社庙和社坪。社节供祭用的猪,在前一年抽签决定。需敬土地神的人,社节前30~40天内不得参与红白喜事,女人和家有孕妇的男人禁止参加。祭社之前,各家交一斤糯米用以酿酒和蒸饭。是日晨,由师公挨家挨户求福,早饭后,大家齐聚社坪、社庙,杀猪蒸饭,烧香化纸,祭拜社神,祈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毕,与土地神共餐同乐。社日忌晾衣、下地劳作、上山烧火、挑柴进寨等。
6、节日活动
春社接神,秋社送神,有固定的社庙和社坪。社节供祭用的猪,在前一年抽签决定。需敬土地神的人,社节前30~40天内不得参与红白喜事,女人和家有孕妇的男人禁止参加。祭社之前,各家交一斤糯米用以酿酒和蒸饭。是日晨,由师公挨家挨户求福,早饭后,大家齐聚社坪、社庙,杀猪蒸饭,烧香化纸,祭拜社神,祈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毕,与土地神共餐同乐。社日忌晾衣、下地劳作、上山烧火、挑柴进寨等。
社节的由来
“春社日”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逸周书》曰:“春分之日,玄鸟至。”又曰“玄鸟不至,妇人不娠。”“小桃初谢时,双燕恰来时。”《荆楚岁时记》描写社祭的情形,春社这一天,周围邻居结集起来,举行仪式祭祀社神,杀牛宰羊献祭酒。在社树下搭棚屋,先祭神,然后共同享用祭祀过的酒肉。唐代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丰年。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春社日时在农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宋代,李在诗中写道:“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
社节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人间并没有牛,犁田耕地都是用人力,非常辛苦。有一天,玉皇大帝微服来到人间,看到农民光着身子,满身大汗拉着犁在耕种。玉皇大帝便走上前对那些犁田的人说:“老伯,你们休息休息呀!”人们说:“眼看播种季节要过了,我们怎能休息呢?” 玉皇大帝听了,再也不答话,便默默走了。
牛无动于衷,春社日大清早依然如故。人们比牛起得早就有了力气,能让牛听话。不听话的牛,就被人用绳子拴住牛鼻子或用鞭子抽打。牛才后悔不听金牛星的劝告,只好服服帖帖听指挥。
人们看到牛听话了,就马上煎鸡蛋煮糍吃饱犁田了。为什么以煎煮鸡鸭蛋为主,是因为在此期间正好是雌鸡雌鸭催情下蛋的季节。这天要教新牛学会拉犁,据说这天牛是最驯服的,很容易教会它们拖犁拖耙。
从此,每年的春社日,人们就要吃好饭好菜准备春耕,后来就成了“春社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