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门穴

besoo2020-01-13  79

导读:一、章门穴的概述二、章门穴的取穴方法三、章门穴的解剖位置四、章门穴的疗法五、章门穴的配伍六、章门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章门穴的概述1、定义章门为经穴名,属足厥阴肝经,章门是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又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

章门穴

文章目录

一、章门穴的概述
二、章门穴的取穴方法
三、章门穴的解剖位置
四、章门穴的疗法
五、章门穴的配伍
六、章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七、文献摘要

章门穴的概述

1、定义

章门为经穴名,属足厥阴肝经,章门是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又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

2、别名

长平穴,胁髎穴,季胁穴,脾募穴,肘髎穴,肘尖穴,后章门穴,季肋穴

3、出处

《脉经》

4、主治疾病

章门穴的功效可以治疗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章门穴主治脾胃、肝肾等疾患:如口干、食噎、呕吐、饮食不化、脘腹胀满、癖块积聚、肠鸣泄泻、久痢不止、大便秘结、羸瘦、疝气、血尿、白浊、腰痛、中风、胸胁支满、惊风、咳嗽、喘息、四肢懈惰、黄疸、脾痈等。

现代又多用章门穴治疗肝脾大、肝炎、肠炎、消化不良、肠寄生虫、高血压、膈肌痉挛、胸膜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腹膜炎、肠疝痛、膀胱炎、肾炎等。

章门穴主治胸胁满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痞块,背强腰痛,以及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

此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泄泻,肝炎黄疸,肝脾肿大,小儿疳积。

其他疾病:高血压,胸胁痛,腹膜炎,烦热气短,胸闷肢倦,腰脊酸痛。

5、穴位解析

章门为经穴名。出《脉经》。别名长平、胁髎、季胁。属足厥阴肝经。章门是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又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章同“障”字,门即门户,此穴在季胁下,如同屏障内脏之门户,故名。

章门穴的取穴方法

章门穴位简便定位:于侧腹部,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际。侧卧,举臂取之。

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当肘尖止处是该穴。

章门穴的解剖位置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

章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肤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分布。以上诸肌均由第五至十二对胸神经前支和髂腹下社经、髂腹股沟神经支配。穴位下腹腔内相对应器官为升结肠、小肠(右)、降结肠(左)。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其稍下方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并有第十肋间动脉末支通过。

章门穴的疗法

刺灸法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

一般斜刺0.5~0.8寸,本穴右侧为肝右叶前,左侧为脾下方,不可向内上方深刺。

直刺或斜刺0.5~1寸,不宜深刺。

斜刺0.5~0.8寸,侧腹部有酸胀感,并可向腹后壁传导。因该穴所处部位深层为肝脾所在,故肝脾肿大患者,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肝脾。

艾灸方法

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889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