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大

besoo2020-01-13  172

导读:一、脾大的概述二、脾大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三、脾大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四、脾大的危害五、脾大的防治方法脾大的概述1、定义脾大是重要的病理体征。在正常情况下腹部一般摸不到脾,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边缘即认为脾大。脾体积增大是脾疾病的主要表…

脾大

文章目录

一、脾大的概述
二、脾大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三、脾大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四、脾大的危害
五、脾大的防治方法

脾大的概述

1、定义

脾大是重要的病理体征。在正常情况下腹部一般摸不到脾,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边缘即认为脾大。脾体积增大是脾疾病的主要表现。脾大的原因可为两类:一类是感染性脾大;另一类是非感染性脾大。

2、症状部位

3、症状科室

内科

4、常见病因

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寄生虫感染,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慢性疟疾,黑热病,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大量心包积液,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脾肿瘤,脾囊肿等。

脾大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1、感染性

急性感染

见于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寄生虫感染。

慢性感染

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慢性疟疾、黑热病等。

2、非感染性

淤血

见于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或大量心包积液、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等。

血液病

见于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红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脾功能亢进症等。

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组织细胞增生症

如勒-雪病、黄脂瘤病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

脂质沉积症

如戈谢病、尼曼-匹克病。

脾肿瘤与脾囊肿

脾恶性肿瘤原发性者少见,以脾淋巴瘤最常见,原发癌灶多位于消化道,胃、结直肠多见。

脾大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脾大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对脾大的原因诊断有重要意义,包括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脆性实验、酸溶血(Ham),直接抗人球蛋白。血液的寄生虫、原虫检查、肝功能检查、骨髓检查或骨髓活检。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查;淋巴结穿刺或活检,脾穿刺或活检,腹腔积液常规检查等。

2、脾大的诊断鉴别方法

2.1、感染性脾大

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皮肤淤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脾大一般为轻度,质软。这类疾病包括伤寒、败血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等疾病,一般通过相应病原体检测可作出诊断。

2.2、肝硬化

有肝炎或血吸虫感染等病史,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为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不适、出血倾向、腹水等,体检见腹壁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多为轻、中度肿大,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者可表现为巨脾,晚期可发生脾功能亢进。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B超等检查可作出诊断。

2.3、慢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所致的脾脏肿大,一般为轻、中度肿大,症状有贫血、黄疸等,实验室检查可有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系明显增生活跃、血清间接或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原增高。

2.4、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病程发展快,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等症状,脾脏多呈轻度肿大;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随着病情发展,脾脏可高度肿大。外周血检查可见未成熟早期白细胞,骨髓象可见大量原始细胞或幼稚白细胞,一般根据外周血象、骨髓穿刺检查可区分各型白血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6324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