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心脏早搏的概述
1、定义
心脏早搏(prematurebeat)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2、别称
期前收缩、期外收缩。
3、发病部位
心脏。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成年人几乎都发生过早搏和器质性早搏,老年人尤多见。
6、科室
心内科。
心脏早搏的典型症状
1、心脏早搏的典型症状
由于患者的敏感性不同,可无明显不适或仅感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脏停跳感。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询问有助了解早搏的原因指导治疗。注意询问近期内有无感冒、发热、腹泻病史有助是否患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判断。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利尿剂的应用有时会诱发早搏的发生。
2、心脏早搏的分类
2.1、功能性早搏起因大多是身体过于疲惫、精神紧张、消化不良、情绪激动等,主要会出现在本身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人士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身上,多数会因为剧烈的运动导致心率过快而出现早搏,运动过后早搏会慢慢消失,一般无需特别的治疗。
2.2、器质性早搏,指的是在本身患有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等某些药物中毒、急性感染等的基础上出现的早搏。器质性早搏会在剧烈运动或心率加快的时候而增多。
心脏早搏的病因病机
1、心脏早搏可发生在正常人身上,多数是外界刺激所引起的。主要有精神上的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易怒、抑郁;身体上的过度劳累、消化不良;生活上的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2、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可引起心脏早搏。比如是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肌炎、二尖瓣相关的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一般情况下,心脏病患者比正常人更敏感,所以症状比较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心力衰竭。此外,像贫血、低血钾、低血钙、高血压等也会诱发心脏早搏。
3、药物刺激。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类、咖啡因、普鲁卡因酰胺等药物以及氯仿、环丙烷等麻醉药的毒性作用等。
4、手术以及相关检查影响。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对心脏的机械刺激也会诱发心脏早搏的。
心脏早搏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检查方法
1.1、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又称为llolter监测。即跟踪24小时心电图,观察早搏的数量、性质、与活动和睡眠关系等。
1.2、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简称心脏彩超。是观察心脏结构、功能的主要检测方法。
1.3、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简称平板运动试验。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计算出具体的运动量,在平板仪上运动,观察运动过程中早搏发生的情况,以判明早搏与运动的关系。
1.4、甲状腺功能检查
如游离T3、T4、TG、TM、TSH,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甲状腺B超等。
1.5、血生化检查
主要是心肌酶学和肌钙蛋白1的测定,观察有否存在心肌损伤。
2、诊断鉴别
2.1、功能性早搏
在中青年人中并不少见,大多数查不出病理性诱因,往往是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吸烟,酗酒,喝浓茶,饮咖啡后引起的,一般出现在安静或临睡前,运动后早搏消失,功能性早搏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早搏大多会不治而愈,故无须治疗,但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思想乐观,生活有规律,不暴食,过量饮酒,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2.2、病理性早搏
患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及洋地黄中毒时,也常出现早搏,这属于病理性早搏,常见于下列情况:发生于老年人或儿童,运动后早搏次数增加,原来已确诊为心脏病者,心电图检查除发现早搏外,往往还有其它异常心电图改变,对于病理性早搏,应高度重视,及早上医院作心电图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和频繁发作的早搏,最好住院进行观察治疗。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6495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