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月经不调的概述
1、定义
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2、别称
月经失调。
3、发病部位
腹部。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手脚冰凉的人群,贫血的人群,体质虚弱的人群。
6、科室
妇产科。
月经不调的典型症状
1、月经不调的典型症状
1.1、绝经后阴道出血。指月经停止6个月后的出血,常由恶性肿瘤、炎症等引起,这是月经不调的症状之一。
1.2、不规则子宫出血。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月经过少,经量及经期均少;月经频发即月经间隔少于25天;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间隔长于35天;不规则出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出血全无规律性。以上几种情况可由局部原因、内分泌原因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1.3、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1.4、闭经。指从未来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3个周期以上,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这也是月经不调的症状。
2、月经不调的分类
2.1、血热型的月经不调: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等。
2.2、肝郁化热型的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舒,烦躁易怒或善叹息,嗳气食少,经血色红或紫。
2.3、气虚型的月经不调:症见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
2.4、血虚型的月经不调: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
2.5、血寒型的月经不调:症见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治宜温经祛寒,可服女青春、十二温经丸、女金丹、女宝、艾附暖宫丸、调经丸、温经丸等。
2.6、气滞型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胀甚而痛,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暗。
2.7、血瘀型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错后,或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
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
1、荷尔蒙失调:是最习见的子宫出血的原因,尤其是在青少男及更年期的妇女,因为荷尔蒙失调所形成无排卵性的出血,所以形成初经或快停经时,月经显现混乱的情状。
2、妇科肿瘤:常由肿瘤压迫盆腔的血管引起,同时影响体内激素平衡,随着肿瘤的增大可使宫体发生变形,影响子宫收缩,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内膜面积增加,故常引起月经过多、过频及经期持续时间延长;此外,诸如卵巢癌、宫颈癌等,会刺激子宫内膜增生,造成月经不调。
3、慢性子宫肥大症:由于存在盆腔淤血,引起女性卵巢雌性激素持续升高,导致子宫肌层增厚,患者可出现月经量较多,或是月经持续时间过长等月经不调的情况。
4、盆腔炎症:患有盆腔炎症、子宫内股息肉、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的女性,由于子宫内血液循环不良、退化坏死或盆腔淤血等,都可能会出现月经过多和经期延长等情况,希望出现这些症状的女性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检查。
月经不调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检查
1.1、内分泌测定:目前可以测定垂体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卵巢、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临床常用以了解卵巢功能的简易方法有阴道涂片、宫颈粘液、基础体温及子宫内膜活检等。这就属于月经不调的检查方法。
1.2、X线检查:子宫碘油造影可了解子宫内腔情况,有无粘膜下肌瘤或息肉。蝶鞍正侧位断层可了解有无垂体肿瘤。
1.3、细胞学检查:检查卵巢功能及排除恶性病变。这也是月经不调的检查项目。
1.4、活组织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肿瘤的诊断。这种月经不调的检查比较常见。
2、诊断鉴别
2.1、检查内、外生殖器有无异常情况,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双侧卵巢稍增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侧或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与子宫黏连,子宫峡部可扪及结节。
2.2、于基础体温上升7天或月经来潮前7天行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判断是否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此时正常子宫内膜单层厚度约0.5-0.8cm。
2.3、血内分泌检查对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无排卵功血等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