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2)

besoo2020-01-13  211

导读:一、动脉硬化的概述二、动脉硬化的典型症状三、动脉硬化的病因病机四、动脉硬化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动脉硬化的并发症六、动脉硬化的防治方案动脉硬化的病因病机1、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

动脉硬化(2)

文章目录

一、动脉硬化的概述
二、动脉硬化的典型症状
三、动脉硬化的病因病机
四、动脉硬化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五、动脉硬化的并发症
六、动脉硬化的防治方案

动脉硬化的病因病机

1、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血压不控制,心肌梗塞发生率约提高2~3倍,脑中风则约4倍。

2、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过高较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3、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

4、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题,血液中运送脂肪的蛋白质(称做脂蛋白)会产生变性,在运送过程中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

5、缺少运动。运动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帮忙身体把多余胆固醇从胆道与肠道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此外,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消耗过剩热量,使身体脂肪比重减少,肌肉比重增加,而减轻体重。因此缺乏运动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状动脉硬化。

6、肥胖。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机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肥胖,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

7、过大压力。人会因为压力而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于是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伤害动脉血管内壁。

8、家族史。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发生动脉硬化疾病遗传,其原因仍未明,有的是严重高胆固醇血症,迭积在血液中,进而促发动脉硬化发生。

动脉硬化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检查方法

1.1、实验室检查

本病尚缺乏敏感而又特异性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病人多有脂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血总胆固醇增高、LDL胆固醇增高、HDL胆固醇降低、血甘油三酯增高、血脂蛋白增高、载脂蛋白B增高、载脂蛋白A降低、脂蛋白增高、脂蛋白电泳图形异常,90%以上的病人表现为Ⅱ或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1.2、血液流变学检查。往往示血粘滞度增高,血小板活性可增高。

1.3、X线检查。除前述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外,选择性或电子计算机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狭窄或动脉瘤病变,以及病变的所在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助于确定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和选择施行手术的方式。

1.4、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四肢动脉和肾动脉的血流情况。

1.5、血管内超声和血管镜检查则是直接从动脉腔内观察粥样硬化病变的方法。

1.6、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助于了解脑、心、肾组织的血供情况。

1.7、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其负荷试验所示的特征性变化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1.8、其它:肢体电阻抗图、脑电阻抗图以及脑电图、脑X线、电脑化X线或磁共振断层显象有助于判断四肢和脑动脉的功能情况以及脑组织的病变情况。

2、诊断鉴别

2.1、无症状期或隐匿期

其过程长短不一,包括从较早的病理变化开始,直到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形成,但尚无器官或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

2.2、缺血期

症状由于血管狭窄、器官缺血而产生。

2.3、坏死期

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

2.4、硬化期

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硬化(纤维化)和萎缩而引起症状。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6567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