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感染内科的概述
1、定义
感染科(传染科)是医院收治各类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科室。诊治范围包括各种类型肝炎,出血热,感染性腹泻,流行性乙型脑炎,不明原因发热、黄疸、转氨酶增高及其它感染性疾病。传染病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包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病原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他人。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2、属性
科室。
3、全称
感染性疾病科。
4、研究方向
治各类传染性疾病。
5、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感染内科的历史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与感染病斗争的历史。由于新发感染病不断出现,部分感染病“死灰复燃”,目前,我国甚至全球的感染病形势仍十分严峻。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中,有2项与医学相关,其一便是感染病相关重大专项,感染病学及感染病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世纪80年代,戴自英教授提出,“infectious diseases”应译成“感染病”,自此,我国的感染病学一路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与以往相比,现代感染病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部分经典的传染病(如天花、人间鼠疫、新生儿破伤风等)已基本消灭或逐渐被控制;其次,新发[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H7N9禽流感等]与再现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结核等)出现;再次,细菌耐药、院内感染成为主要的感染问题;最后,随着抗生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微生态失衡成为感染重症化的重要因素。应对现代感染病,加强感染科建设势在必行。
感染内科看什么疾病
诊治范围包括各种类型肝炎,出血热,感染性腹泻,流行性乙型脑炎,不明原因发热、黄疸、转氨酶增高及其它感染性疾病。
感染内科检查
1、感染内科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及其他可采集到的体液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全部血球计数和抗体滴定(如伤寒,布氏菌病和某些病毒病)。对某些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可能需要多次采血,如一天2~3次,进行分离培养;对原虫病(如疟疾)的确诊需进行血液的直接检查,抗体滴度的升高可诊断很多传染病,但血清标本采集的间隔应有规律。近年建立的新的,更特异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可能也有助于诊断。此外,厌氧菌感染已日益受到关注,由于其要求厌氧或低氧的培养环境方可发现,特别是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和微需氧菌(如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感染,已越来越被提高重视程度。
非损伤性措施(特别是超声图,CT和MRI)减少了损伤性处理的必要。超声图可显示心脏的赘生物及胰,肝,肾,膀胱的异常;CT可显示腹腔肿瘤,腹膜后,胸骨后和肠系膜淋巴结异常,也可检查出脾,肝,肾,肾上腺,胰,心,中膈和盆腔的缺陷;放射性核素扫描,特别是用111铟标记粒细胞,可以帮助定位感染和观察感染过程。在检测大多不明原因发热,包括神经系统,MRI更优于CT.
损伤性诊断措施也是需要的,如肝,骨髓或其他相关部位:皮肤,胸膜,淋巴结,肠,肌肉活检。活检标本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细菌,真菌,病毒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在90%病例,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方法各不相同。
2、感染内科检查注意事项
血液常规检查:
2.1、禁食。在抽血前一天最好不要吃高蛋白和太油腻的食物,不要饮酒,因为这些食物和酒精会直接影响血液成分含量比例,进而影响到检查结果。
2.2、空腹。因为人在吃东西后会使血液中物质含量有所变化,所以在饱腹抽血后很难得到稳定的化验值。专家要求体检者在头天晚上进食后到次日上午,空腹时间要求超过10小时,这时人体血液内各种化学物质就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人们在进食后血糖会上升,约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因此,血糖检查需要空腹进行。血脂分析也是如此,由于进食后可出现乳糜微粒血症,严重影响测定结果,故要求禁食12小时以上抽血。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6671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