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为什么老人会变得疑神疑鬼
1、老人疑神疑鬼正常吗
其实,疑心变重,首先是一种特别常见的老年人心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人过分多疑,不仅需要儿女的充分理解和精心呵护,还要谨防“心病”的可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老年痴呆,这样的老人除了记忆力不好,还会经常伴有妄想,比如别人偷自己东西、想要害自己等。此外,其他心理问题也可能引起上面的症状。
因此,如果老人总是怀疑别人偷拿东西、议论自己,或者自己得了严重疾病等,应该及时到精神或心理科的专科门诊就诊。经过相应的治疗,病情往往能明显缓解。
2、为什么老人会变得疑神疑鬼
2.1、听视力差了。年龄大听、视力渐渐下降,这时候,老人听的看的不如以前多,掌握的面不宽也不准确,因此容易多疑。
2.2、性格顺延了。可能年轻时小心眼或者比较多心,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性格方面的延续了年轻时的一些特点,甚至有所加强,容易变化为多疑。
2.3、接触人少了。社会角色也变化了。从前工作中会接触很多人,现在接触得少,老年人心态调整得差,无法适应周围环境、生活等的突然改变,不能适应悠闲、颐养的生活,反而产生情绪不安、悲伤失望以及乏味无聊、精神萎顿等症状。容易觉得自己“没用了”,慢慢开始多疑。
2.4、独处时长了。离异、丧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孝、孤独等因素,也多可导致心身失常或疾病。独处时间长的老人更容易多疑,因此,儿女和社会不仅要关心老人身体,也应鼓励老人多参加社会活动。
2.5、精神障碍了。老人记性明显下降,可能是痴呆症的前兆,而经常有被偷、被害的幻想,还可能是精神障碍的表现。若和过去相比,老人明显表现出记忆力差、出现幻觉、过度多疑,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信号。
3、怎么帮助老人克服疑神疑鬼
3.1、参与社会生活
支持老年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提升生活情趣。引导他们更多地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防止老年人陷入自我封闭式的单一生活。开放的生活能够带来开放的思维,有利于心理失调的释放。
3.2、被家人细心呵护
老年人往往会对情感有更高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来自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作出判断,判断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作为他们身边最亲的家人,要通过与老人聊天、向老人请教生活经验,甚至多加赞美老人等方式,让老人感受到自己被尊敬、被关爱,证明自己并没有被生活所遗弃。
老人疑心病的表现
1、患病老人负面情绪特别多
老年人在得了疑病症后,常常要为自己的“病”感到烦恼、忧郁甚至恐惧,他们往往极度夸大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而对自己的病症极为焦虑,别人劝得越多,他的疑病症状反而越重。
2、对自己身体状况常“神经过敏”
老年疑病症患者对自身变化特别敏感和警觉,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小变化,也显得特别关注,并且会不自觉地加以夸大和曲解,形成患有严重疾病的证据。
3、疑病症老人多絮叨“病情”
老年疑病症患者因为长期相信自己得了“重病”,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因此往往将医生当做救命稻草,对病情的诉说不厌其详,甚至喋喋不休。
4、医院检查无法打消疑虑
老年疑病症患者总往医院跑,反复进行各项检查,可看到结果显示正常时,又完全不相信,觉得医生医术不高,仪器设备不先进,甚至会怀疑医生故意隐瞒自己的“重病”。
老人疑心病怎么治疗
老年疑病症心理疗法首先要从病人的内心深处和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人手,运用亲切关怀、同情而又通俗易懂的言语来说明精神与疾病的关系,实事求是地向病人解释病情,使恐惧的心理逐渐弱化,从而解开郁结在心中的疑虑。
医生在进行老年疑病症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培养病人树立乐观主义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只有稳定的情绪,才能增进健康。倘若消极悲观,精神萎靡不振,成天无病呻吟,结果弄假成真,反而闹出大病来。
与此同时,医生还要引导病人正确地理解医学知识,不要盲目地照搬照套,自我取意,必要时可以做些检查,排除顾虑,有助于病人消除疑病情绪,恢复正常。
另外,医生还要多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集体娱乐活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爱好,寻求丰富多彩的生活乐趣和活动领域,这样可以使老年人逐渐地淡化自己那些疑病的情绪,从而起到辅助老年疑病症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