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老人心理是怎样的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同舟和患难与共之后,夫妇二人正准备携手安度晚年之时,如果一方先行离世,必定会给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创伤和沉重打击,有人甚至会因此丧失生活下去的勇气。通常情况下,丧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大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1、自责阶段:与老伴做了最后的告别之后,总会觉得对不起逝者:为什么过去总对他(她)发脾气?为什么没有早点让他(她)去医院检查?甚至认为自己要对老伴的离世负有责任。茶不思饭不想,精神萎靡恍惚,偶尔还有一些失常的举动。
2、怀念阶段:自责过后,生者往往会陷入对逝者深深的回忆和思念阶段。经常在头脑中出现老伴的身影,想起两个人一起经历过的各种往事,感叹自己失去对方后有多么凄凉和孤独。
3、恢复阶段:在亲友的关怀和帮助下,生者最终会意识到“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并用理智战胜情感,身心渐渐恢复常态,重新开始正常生活。
不过在丧偶老人从剧烈悲痛走出来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进行正确的自我心理调适,否则极有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在老人丧偶后经过的心理阶段中,需要得到子女或朋友的安慰与支持。
子女应陪伴在老人身旁,如轻轻握住他(她)的手,或搂搂他(她)。由于承受了巨大的打击,居丧的老年人往往难以对关心和安慰做出适当的反应或表示感激,甚至拒绝他人的好意。这是因为居丧者往往把悲哀的时间和强度等同于对死者的感情。这时,千万不要放弃对老人的安慰,应该让老人明白,痛苦和悲哀不是衡量某种关系价值的指标,正常的悲哀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悲哀的正常淡化并不意味着对死者的背叛。坚持安慰,可以使老人感到并非独自面对不幸,因而增强战胜孤独的信心。
丧偶老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安慰与支持是很重要的,子女应尽陪在他们身边,给他们关怀,这样老人容易恢复常态。
老年人丧偶如何调适心理
1、正确对待丧偶的现实。首先,应该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失去了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老伴的确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但是这又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要尽快地调整好心态,多保重身体,好好地生活下去。相信这也是老伴儿的心愿。
2、避免自责。老年人丧偶后,常常会责备自己过去有很多地方对不住自己的老伴儿。这种自责、内疚的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好,就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常诱发其他疾病,导致早衰。
3、转移注意力。经常看到老伴的遗物,睹物思人,会不断地强化思念之情,加深精神上的痛苦。因此,不妨把一些遗物暂时收起来,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和未来的生活中。
4、寻找新的生活方式。老伴离开以后,原来的一些生活方式被迫改变,老人很容易陷入孤独寂寞之中。因此,丧偶老人要积极地调整生活方式,培养兴趣爱好,老有所乐,减少对旧生活的眷恋。
5、心理补偿。当丧偶老人情绪极度悲伤时,可看看配偶的照片,抚摸配偶所用过的东西,从而会回忆起夫妻以前相处时的美好时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心理得到补偿。然而,积极的心理补偿莫过于选择理想的新伴侣,这样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新的平衡,从而开始新的生活。
6、心理升华。老人丧偶后为了减轻忧伤,最好把心理活动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作出大的贡献,这样,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利的。
然而,应当指出的是,丧偶老人的心理调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为此,无论是丧偶老人的家属、亲戚、朋友或同事,对他(她)们都应理解、体谅、关怀和予以必要的支持、帮助,使他(她)们感到温暖,从而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7575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