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孩子想自杀是什么心理
1、14岁孩子想自杀是什么心理
一方面,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阶段,对挫折和压力的耐受能力比较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差,应付压力的技巧不妥当。在遇到比较大的心理压力或刺激时,很容易选择自我毁灭行为。
另一方面,目前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支持系统存在很多不足,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过于忙碌无法管理子女的家庭等都不能给孩子们很好的心理支持,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需求,缺少心理支持的青少年容易选择自杀来处理压力或心理刺激。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中有比较多的模仿成分。他们通过影视剧、媒体宣传、追星模仿等途径了解了自杀行为,然后因为要挟别人或一时冲动而突然实施自杀行为。
2、孩子想自杀有什么表现
2.1、情绪低潮
如果你发现孩子出现可能是情绪低潮征兆的行为改变,那么至少应观察两个星期以上,先看看是否属于正常的情绪起伏。这些警告信号包括对各种事物失去兴趣、胃口或睡眠改变、失去平常的活力、无法集中精神、产生病态的念头、出现退缩的倾向。
2.2、觉得绝望与无助
他们做事情很容易放弃,也不投入,觉得自己根本无力影响任何事物。常常将「我真的没办法」「那有什么关系」「干嘛白费力气」等等挂在嘴边。这些孩子很会钻牛角尖,他们解决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自杀。既使有人提供其它的方法,他们也没办法考虑其它选择。
2.3、时常谈论死亡
如果你的孩子的谈话或日记中时常提起死亡,那么你应该表达你的关切,和他们好好谈或求助于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另外有一项常被大家忽略的自杀信号就是孩子对战争、恐怖主义或自杀任务等主题特别有兴趣。
3、怎样预防孩子有自杀倾向
3.1、治疗疾病
对有精神类疾病、严重的躯体疾病或肢体残缺者,在相应治疗的基础上,应对他们开展支持性心理治疗。特别是对于患有抑郁和焦虑症的儿童,抑郁人群是自杀高发人群。
3.2、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观教育
首先,要针对未成年人特点,开展包括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升华的生命观教育。要利用讲座、专题讨论、在社区和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报刊宣传、板报等途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生命观。要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什么,以及生命的宝贵。
3.3、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
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是预防自杀的重要一环。儿童自尊心、荣誉感都很强,遇到挫折时不能适当应付,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由于认识不成熟,青春期前儿童面临应激处境时,想不到有许多途径可供他们选择,常用一些防御机制来应付,如推诿、自伤等。
3.4、加强管理
对那些可被孩子用来作为自杀的工具加强管理,如枪支、药品、有机磷农药、毒鼠药、煤气、绳索、剪刀类物品等。
孩子想自杀怎么避免
1、踏青法
将自己尽情地放进大自然的怀抱里,可强烈的感觉到自然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
2、宣泄法
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实在忍受不了可以找朋友出来宣泄。
3、自脱法
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
4、松弛法
若心情不好或有想自杀的念头时,迅速离开现场,作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
5、分散法
当有要自杀的念头时可以做点其他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有效避免自杀。
和想自杀的孩子沟通要注意什么
专家建议家长给孩子的压力不要太大,另外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每个孩子的抗挫折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你怎么骂他无所谓;而有的孩子,你说一句他就受不了。
作为父母和成年人的我们,不仅要注意切勿将自身过分夸大的生存焦虑传递给孩子,还应当注意给未成年孩子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援,了解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根据孩子心理功能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帮助其做好心理的建设。塑造良好、健全人格的青少年,培养有活力的下一代。
大多数沟通不成功的家长,都是喜欢强调自己说得如何对,如何是为了孩子好,只是孩子听不进去而已。而良好的沟通不是一味强调自己说得对,而是不断地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直至孩子有积极的回应。
专家表示,影响沟通效果的要素,包括沟通的内容、沟通的状态、沟通的动作。普遍的说法是,内容占7%,影响最小;动作占55%,影响最大;状态占38%,居于两者之间。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8852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