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besoo2020-01-13  174

导读:一、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二、精神分裂症的类型三、精神分裂症的鉴别四、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精神分裂症的表现1、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而幻听最为常见。2、思维…

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文章目录

一、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二、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三、精神分裂症的鉴别
四、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而幻听最为常见。

2、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是以思维联想过程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包括思维联想活动过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维联想连贯性及逻辑性等方面的障碍。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据估计,高达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如被监视、被排斥、担心被投药或被谋杀等,在妄想影响下患者会做出防御或攻击性行为,此外,被动体验在部分患者身上也较为突出,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产生影响。

3、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情感症状,此外,不协调性兴奋、易激惹、抑郁及焦虑等情感症状也较常见。

4、意志和行为障碍

多数患者的意志减退甚至缺乏,表现为活动减少、离群独处,行为被动,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减退,不关心前途,对将来没有明确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计划和打算,但很少执行。

5、认知功能障碍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缺陷的发生率高,约85%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信息处理和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学习、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认知缺陷症状与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如思维形式障碍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阴性症状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认知缺陷可能与某些阳性症状的产生有关等。认知缺陷可能发生于精神病性症状明朗化之前(如前驱期),或者随着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而急剧下降,或者是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步衰退,初步认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更明显。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1、偏执型

以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伴有幻觉。以敏感多疑、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多见。其次为影响、嫉妒等。绝大多数病人数种妄想同时存在。

2、青春型

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

3、紧张型

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以紧张综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4、单纯型

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会性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二年,并逐渐趋向精神衰退。一般无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5、末定型

不符合以上四种类型,难以分型或为混合型式者。

6、其它

如儿童或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或残留型、慢性衰退型等。

精神分裂症的鉴别

1、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可出现精神症状。鉴别点如下: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精神症状随躯体疾病的加重而加重,随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仔细、连续了解病史和观察,可以发现躯体病症状;体格检查和和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相关的支持证据;不会有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

2、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某些精神活性物质(如兴奋剂、酒精等)及药物(如激素等)的使用,可导致精神症状出现。鉴别点:有确定的用药史,精神症状的出现时间用药密切相关。

3、应激反应和适应性障碍

存在明确的较重大的精神刺激,表现的精神症状与不良的应激体验相一致,病程相对短暂,没有持续荒谬离奇、脱离现实的精神分裂症样的表现。

4、情感性障碍

情感性障碍的躁狂状态与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相鉴别。躁狂状态表现情感高涨,活动增多,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后者表现行为杂乱、愚蠢、幼稚,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情感性障碍中抑郁状态与精神分裂症鉴别: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缺失、兴趣下降,思维联想迟缓,运动抑制。没有持续荒谬离奇、脱离现实的精神分裂症样的表现。

5、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一种固定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偏离常态,多发生自青少年,一般无精神病性症状。

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1、精神刺激

刺激性生活事件对疾病的发生有诱发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刺激性生活事件可触发具备精神分裂症患病倾向者的症状,并使其出现得更为明显。精神刺激是最为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的病根。

2、生理病因

伴随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原因与人体的生理因素有关。其中多巴胺假说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假说,抗精神病药物通过作用多巴胺(DA)神经递质,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状,正好支持这一假说。

3、遗传因素

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关系重大。家系调查及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研究表明,患者亲属中的本症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且与患者血缘越近者,患病的机率越高:其中子女、同胞及父母为最高,而且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因素作用就越明显。

4、环境因素

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并非贫困阶层的居民易于罹病,而是在这一阶层中的人群生活条件很差,接受治疗不及时和不,再加上易与家人发生冲突,引起反复住院,最终造成疾病迁延不愈,因而影响着本病的是病程而非病因,从而增加了患精神分裂的病率。环境因素对本病的起病有一定影响。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9105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