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国庆长假综合症

besoo2020-01-13  291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如何远离国庆长假综合症?对于职场人士节前拼命赶工作进度,节日期间拼命休息和玩乐,可是结果往往在假日之后引发各种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到底如何远离国庆长假综合症?现在来看看。国庆长假归来,面对“长假综合症”。专业心理医生教你从各…

如何远离国庆长假综合症

乐雅养生网导读:如何远离国庆长假综合症?对于职场人士节前拼命赶工作进度,节日期间拼命休息和玩乐,可是结果往往在假日之后引发各种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到底如何远离国庆长假综合症?现在来看看。

国庆长假归来,面对“长假综合症”。专业心理医生教你从各阶段调整,让你长假不虚度的同时,让你在长假之后很快投入高效工作中。

这是国庆长假前的一周。晚上9 点,CBD 的商业大厦,还有不少熬夜加班的职场达人,显然,大家都为了赶时间完成手头上的活,晚餐推迟,活动取消,好像充足电的超人似的,把几乎半个月的工作量在短短的一周内全部完成,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更舒心惬意地放个悠长假期。但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心理学家发现,提前过度的透支假期,也会造成身心的疲累,反而没有享受到假期的轻松和惬意。一项有关的调查显示,七成的受访者都觉得,长假前后都出现一些身心不适应的状态。

假前积“压”:长假综合征

前因压力是一个人在应激状态下的不良反应表现,会反映在心理、生理方面。放假前,大家往往会采取提前积累压力的方式,来换取放假的轻松。其实把工作量在短时间内完成,身心处在高度兴奋透支状态,这样的状态下,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心理学家称之为:心流感。研究表明,心流感产生在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处在一项活动中的时候。这样解释,恐怕很多职场人都会明白,为何放假前工作冲刺阶段,自己好像打了鸡血针一样,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但却非常兴奋和愉悦,反倒是完成的那一刻,顿时感到莫名的失落。

可随之而来的假期丰富多彩的生活,很快就取代了这份失落感。殊不知,丰富多彩、节奏变化的日子也使头脑处在高度兴奋状态。在强烈的兴奋感支配之下,人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心理落差。放假后,当两股心理落差同时落下来,将会激起巨大的心理不适应。

许多职场一族都有这样的体验:节后的两三天内,上班的工作效率很低,注意力不集中,久久不能进入状态,心情烦躁、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甚至身心乏力,并有头疼、疲劳、胃口不佳、失眠、瞌睡等种种不适,有的甚至还伴有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

专家建议:在放假前,合理安排工作,不要把所有工作都采取“提前”完成的策略。不妨可以尝试,预留一小部分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放在节后完成。“重要”的事情,比较容易调动人的认知注意力,所以反而不会感觉到强烈的失落感。“不紧急”表示工作的节奏可以慢些,不易产生工作的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

过度释放:假期综合征主因

长假期间,很多人的饮食、睡眠、情绪都处在非常规紊乱的节奏状态。身体没有充分休息的时间,人体生物钟被打乱,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入正常生活状态时,生物钟调节不过来,松弛下来的“弦”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因而产生上述的种种症状。

打个比方,休假时,你晚起床、晚吃饭、晚睡觉,作息时间好像是按照相差几小时的时区来安排,这7 天就如身体出了趟国,那一上班,就如回国调时差一样,百般不适。

如果用心理学的“动力定型”来解释,就比较容易理解。即旧的动力定型(日常习惯、作息时间等)被破坏,而新的动力定型难以建立,导致行为和情绪状态混乱。因此,反差过大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交替,会引发身心的不适应。所以“释放”也要悠着点。

专家建议:假期的活动,应该动静结合,快慢搭配。例如,放假头一两天,尽量让因为工作而绷紧的思维运作模式,缓慢地放松下来,把睡眠、饮食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然后中段的假期,再进行一些户外的体育、休闲活动,可以使人的应激心理状态得以调节放松。减少“报复型”活动出现,例如暴饮暴食、通宵达旦打游戏、宅家中煲电视剧等。

假期结束前的两天,开始调整作息时间,给原本放松的节奏稍微提提速,以便在身体和心理上适应即将到来的工作节奏。运动心理学家发现:身体处在最佳状态,心理也将处在最佳状态。为了让工作感提前恢复,可以翻阅一下工作笔记,清理一下电脑文件夹,回复一些工作邮件等,准备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收心”。

积极调整:节后工作更投入

笔者曾经在一家外资公司的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项目中,专门为员工开设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长假后“快乐分享茶话会”,在长假后第一天,下班前一个小时,组织了公司的部分员工,进行了假期生活的分享。让大家在会议室,畅谈假期的丰富多彩的时光,分享照片,分享感悟。最后,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传递出“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的主题。参加活动的员工,都纷纷认可,并且带着一股被激发的工作干劲回归到常规工作中来。心理学团队动力理论中,有个“场效”原理,简单而言就是说,每个人的行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在长假后,组织一个“场”让个体在群体间得以充分的展示,群体之间又形成一个新的“场”,个体之间的行为趋同性就会增大。“长假综合征”不是真正的病症,而是一种心理不适应的表现。从组织上而言,适当建立疏导渠道和沟通平台是一项有效的干预手段。

专家建议:从个人而言,上班后,自我心理定位的调整非常必要。首先要在心理定位上,严格区分上班下班,上班想上班的事,下班想下班的事,专注是投入工作的前提。如果每次长假后,你都对上班产生深深恐惧感的话,那么这个肯定说明一点:你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和快乐,那么假期只是你的心灵一个暂时避难所。回到职场后通过检查自己的心理适应过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状态,也是积极的应对表现。

从管理者而言,长假回归后,不要急于检查工作进度或者绷紧脸进行会议轰炸。反而应当多创造些轻松沟通的机会,对下属进行赞赏和肯定,提高其工作的自信心和投入感,以便加速大家的“收心”过程。

相关

远离长假综合症:上班族节后如何“收心”?

长假综合征需要尽快调整

长假已经结束,然而,由于假期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疾病却悄然出现,如:肠胃道疾病、口腔溃疡、感冒、牙痛、结膜发炎等,还有的人则出现了嗜睡、疲惫、焦躁不安等问题,这些都是典型的长假综合征表现,如不尽快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进行改善,势必影响日后的工作和健康。

长假期间患病的患者大多和饮食及生活不规律有关,过量饮酒、暴饮暴食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各类胃肠道疾病发生。生活不规律则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假期临近结束,感冒发烧的年轻人显着增加。重新恢复有规律的饮食和正常的生活节奏,有助于消化功能改善,缓解长假综合征影响,但是调整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一两天就能恢复,有的则需数天。除此之外,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瓜果,帮助身体机能恢复正常。

长假期间玩乐过度,走亲访友日程繁忙,难免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有的市民出现了失眠症状,有的则嗜睡,整天头昏脑涨。新的睡眠规律在4—6天内就会形成,如果一个人在长假期间经常晚睡晚起,形成的睡眠习惯到节后已不能和正常的作息时间相适应。因此,在假期的最后一两天,不应该再熬夜,也不要安排密集的活动,而要参考节后的作息时间进行调整。

“长假综合症”的几种症状

1、视觉疲劳症。由于长时间上网、打游戏、看电视、看碟,长时间面对屏幕,增加了眼睛和大脑的负担,导致眼睛红肿、全身酸痛、精神萎靡。

2、消化不良症。由于身体摄入过多的高脂肪或热量高的食物,加重了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3、上班恐惧症。与平时的快节奏生活相比,节日期间一旦彻底放松,生活规律就被打破,于是造成心理和生理的种种不适,产生失落厌倦和恐惧感。

4、旅游后遗症。旅途一族劳顿和饮食不规律,打破了身体的酸碱平衡,外加环境改变、水土不服,极易出现感冒发烧、角膜发炎、牙痛、口腔溃疡等各种疾病。

调理肠胃:最后一日清淡饮食

对于如何摆脱长假综合症,专家们建议,这最后一天市民最好选择“家里蹲”,从身到心都调整到位,明天才能更有精神去上班。

南京市中医院消化科专家金小晶说,长假内没有出去一饱口福的吃货大概不多,在节日最后一天,饮食最好能清淡一些。一般来说,汤汤水水的粥都是“养胃”佳品,如果体质虚弱,可以考虑添加牛肉、鱼肉、鸡肉等食材;秋季干燥,也可以考虑加点百合、银耳。另外,体质属偏热者可用蒲公英、夏枯草、石斛等煲粥;体质偏凉则可适当用党参、北芪、陈皮等。

不过,如果是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就不太适宜食粥,否则可能加重反流症状。

中大医院中医内科朱欣佚则告诉记者,由于最近吃得多,可能有些人会“吃伤了”,比如食欲减退、腹胀腹痛、泛酸恶心、腹泻便秘等等。这种时候可以对症处理。

如果是淀粉类的食物吃多了,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泛酸等症状,此时可以试试用炒谷芽20克,炒麦芽20克,加水煎服消食。

如果是各种肉类吃多了,会出现食欲减退、口苦口臭、嗳腐吞酸等症状,这种时候吃点山楂片就很好,或者用焦山楂30克加水煎服。

如果豆制品吃多了,会出现腹胀、腹痛的症状,可以用陈皮10克、莱菔子10克,加水煎服。

如果是凉性水果吃多了,则可能恶心欲吐、腹胀腹痛甚至腹泻,此时可以试试藿香正气液(丸)。

他还特别推荐了两款清肠茶饮。一个是“三鲜消滞饮”,用鲜山楂20克,鲜萝卜30克,鲜青橘皮6克,洗净切丝入锅加水,旺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煮30分钟,弃渣取汁后,加冰糖适量煮沸即成。另一个是“麦芽山楂饮”,用炒麦芽10克,焦山楂6克,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约250毫升,加入红糖10克。这两个都能健胃消食,此时正适用。

保证睡眠:热水泡脚有奇效

长假容易睡眠紊乱,假后要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要保证每天6-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以饱满的精神面对工作。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泡脚,水温可略高一点,以自身感觉到“烫”为妥,泡脚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增强血液循环,还有解乏安眠的作用。另外,按摩、散步、泡澡都能够放松身心,有助睡眠。

调节心态:老人可帮助子女调整心情

适应了假期的休闲,很多人一时间不能适应紧张、有节奏的工作生活,有的出现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甚至对上班产生恐惧的心理。

一旦上班族出现如上情况,可尽快停止各种应酬,抓紧时间自我调节,规律饮食作息时间,也可适量补充泛酸。上班前一天晚上,梳理次日工作,事先做好安排和规划,尽量先安排耗费体力和脑力较少的工作,慢慢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尽快使心态恢复到节前,可写一张便签式的备忘录,将未尽事宜和上班后头几天要办的事情罗列其上,做到心里踏实,一目了然。保持好心情,一旦出现紧张、忧虑、厌倦工作的不良心态,也不要着急,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也可以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

除此之外,专家提醒大家,老年人应在子女们上班前尽快调整到平日的作息时间,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饮食应以清淡、规律为主,入睡困难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帮助睡眠的药物。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提前恢复正常作息时间,最好按照学校时间表“倒时差”,尽量减少走亲访友的安排,让孩子的心静下来。

加强运动:身心“动”起来心情好

上班族们不妨也做做运动,减少不必要的烦躁。在上班前几天,每日早起锻炼半个小时为宜,这是防病保健、调节身心的好方法,不可忽视,如轻快的步行、慢跑、打球等等,都可以让身心“动”起来。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9199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