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雅养生网导读:我们多次受挫于自己的社会认知。我们有一种走精神捷径的倾向,当我们试图对我们的社会世界进行合理化解释时,就会利用心理学家称为“启发式”或这说,以偏概全的方式。其结果,我们就易于在精神活动过程中犯错。
这里有一些关于社会认知中发生普遍偏差的例子和心理学上的陷阱,以及它们是如何将我们导向对人对事的错误判断的。
事后诸葛亮偏差
事后偏差是一种“我一直都知道”效应,通过它我们相信自己有一种将会出事的预感,但是不会有客观的途径表明我们真能预测它。换句话讲,我们有种要出事的预感,真就出事了。但是,我们集中关注单个的事例,而忘掉了更多没有发生的那些预感。这种共同的偏差让人们相信自己有某种超感知能力。
可得性启发法
这是我们过高估计特定事件发生机会的原因——飞机失事或得某种疾病。例如,看到新闻中发生的事件,就导致我们高估同样的事情很可能会发生。最近的例子就是为什么人们高估自己感染埃博拉的机会。
演员——观众效应
演员观众效应是社会认识中的普遍偏差。如果在某种情形中我们作为演员(行为者),例如卷入一次微小的交通事故,我们就会将原因过多地推给该情形的客观条件(如太阳光照射眼睛,刹车不灵等)。另一方面,观众角色则偏重于归责于行为人及其品行(他是个坏司机,他不够仔细等)。所以,观众角色倾向于归责于人,演员角色更多地认为是情势所限。这导致演员与观众对事情的看法差异极大。
虚假相关
虚假相关就是当两件事情同时发生,我们就会错误地以为其中一件与另一件相关,或由另一件所引起。例如,有些人可能睡醒时关节疼痛,而天开始下雨。这个人就会开始相信关节痛可以预测坏天气。虚假相关是迷信行为的一种解释。(例如,吹一下骰子,丢出个6点来,因为相信吹气可以得到好结果)。
巴纳姆效应
这个效应以马戏团巨头P.T.巴纳姆命名(“每分钟都会诞生一名受骗者……”),这种效应解释了为什么算命的人和巫师为什么能够如此准确地描述我们或知道我们的秘密。巴纳姆效应发生在在某人在得到关于他们这类人的非常一般化的描述时(“屋子里面某些人有时候自卑,偶尔会消沉,但同时又是非常友好和可爱的个人”)——这种描述可能会适合于任何人。这导致此人相信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巫师锁定,可以读他们的思想。
赌徒谬误
这是一种认为某些事情在某段时间内发生频率更多或更少,今后也会发生得更多或更少的错误理念。例如,如果轮盘上红色问题出现,赌徒就会赌黑,因为他会认为下一把出现黑色的机率更高。有一次我见过一个女人因为赌徒谬误而在轮盘上输过成千美元——她可能等到连续几次出现红或黑之后,下重注于相反的结果。不用说,她输光了所有的钱,因为每次的结果都是独立的。赌场就有一种优势——有两种非红非黑的结果,零和双零。
避免成为这些社会认知中的普通偏差受害者的最好办法是了解它们,并且在行动之前停下来分析一下当前情形。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9295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