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究竟是美德还是自我惩罚?

besoo2020-01-13  38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节俭,原本是个公认的好词。但是时代变迁,这个词的感觉变得有点五味杂陈。克尔凯郭尔说“你怎样信仰,就怎样生……节俭,原本是个公认的好词。但是时代变迁,这个词的感觉变得有点五味杂陈。克尔凯郭尔说“你怎样信仰,就怎样生活”。对节…

节俭究竟是美德还是自我惩罚?

乐雅养生网导读:节俭,原本是个公认的好词。但是时代变迁,这个词的感觉变得有点五味杂陈。克尔凯郭尔说“你怎样信仰,就怎样生……

节俭,原本是个公认的好词。但是时代变迁,这个词的感觉变得有点五味杂陈。克尔凯郭尔说“你怎样信仰,就怎样生活”。对节俭的理解不同,这个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也不同。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对这个词的理解,审视一下我们的生活。

“最高发的老年病可能不是心脑血管病,而是节俭病。”苏瑜无奈地调侃。新婚不久,她就发现公婆比自己父母还要节俭,于是和共同生活的公婆玩起了“猫鼠游戏”。“如果准备逛街,我就会背一特大号的包,尽量把新衣服藏在包里,进自己的房间后才秀给老公看,或者先把东西放车里,等我公婆出门时才偷偷拿进屋——他们俩退休工资加起来有一万多,可是我婆婆还在穿30年前的衣服,给她买新的她还不同意,要是让他们看见肯定又得说我乱花钱了——万一看见了就说是商场大减价;K歌、做美容,我都得找工作的理由;我还得经常偷偷把他们放在冰箱里的剩饭菜给倒出去,问起来就借口说晚上觉得饿当夜宵吃了。真是搞不懂,他们那么节俭有必要吗?为什么不能让自己、让大家过得舒服一点儿呢?”

一种心理惯性

和长辈共同生活的年轻人中,许多人有与苏瑜类似的经历。为什么在对待节俭的态度上,两代人如此不同?

“生活方式决定消费习惯。”中科院心理所咨询中心主任高文斌说,“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只有半年产粮食,另外半年必须精打细算着过日子, 老一辈大多保持着这种自耕农思想;而现代社会生活是以交换为主,有消耗才有生产,超市天天有食物供应,国家也鼓励消费,习惯现代生活的新一代纷纷加入到‘买房运动’、‘买车运动’的大潮当中。”

“上世纪70年代,我父母两人工资加起来80元,要养一家6口,还可以有积蓄买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过去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只有节俭能让生活更好。相反,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这些好东西来得太容易,不懂得珍惜。生存、成长的环境不同,形成的行为方式、观念也不同。”北京精神卫生中心教授丛中告诉我们,“人的观念、行为方式,往往是年轻时根据周围的情况产生并逐渐内化的,这种价值观在多年的生活中是有效的,所以一旦成型就很少再思考。然而,心理观念的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

过去的节俭生活,往往需要人们压抑自己的欲望。久而久之,甚至让人感觉不到自己的欲望。42岁的严桦月收入超过2万,但没有一件衣服超过500元,除了银行存款增加,生活方式和月收入2000元时几乎没有不同。直到某天朋友聊天时跟她说到“以你的收入,生活其实可以有很多选择……”,她才如醍醐灌顶:“我一直觉得自己很穷,生活就应该是这样,从没想过有其他可能性。”从此她也开始学着花钱,给自己买漂亮衣服、首饰,把家布置得更舒适。“心理惯性,往往让人们看不到自己拥有选择的自由。”心理咨询师谭洪岗说。

“穷怕了”和“月光族”

我们是否节俭,与收入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我们身边都有每笔支出都思虑再三的有钱人,也有许多购物狂、月光族、房奴。高文斌认为:是否节俭,与对未来的预期有关。

中国经济是近30年才开始真正大发展的,在此之前,中国人穷了很多年,许多人是“穷怕了”。在中国生活了54年的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在《中国人的人性》中讲到当时的中国,民众生活水平低到只能用“为生存而挣扎”来形容,普遍“节约持家”:不仅剩菜剩饭,就连变质的食物、病死的牲畜也要吃掉,每张纸片、每个布头都不丢弃。

这样的画面距离今天并不遥远,我们的父辈就可能经历过。“他们节俭、攒钱,很多是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比如万一孩子病了……当时社会保障系统比较薄弱。到现在他们又进入老年,逐渐失去工作能力,面临老病死的威胁。”丛中说。

从小经历过或者看过周围人因贫穷而窘迫的人,很可能会形成一种观念:只有钱才能赶走烦恼,过上好日子。如果把节俭当作不得不接受的生活方式,也会不由自主地排斥节俭。就像网友阿蛇说的:“不喜欢别人告诉我怎样节俭,有时候节俭是迫不得已!”当生活需要节俭时,他们就可能会感觉痛苦。逃避节俭,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了购物狂、月光族。他们对生活的享乐态度曾经令人羡慕,但是2009年初金融危机的突然降临,让这些年轻人认识到现代社会也有风险,有些人开始学习节俭。于是这一年,网络记账开始流行。

$${FDPageBreak}

要不要像父母那样?

如果真的像苏瑜说的存在“节俭病”,那么这种病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遗传的,越是对父母认同,遗传的可能性就越大。就像严桦,处在姐弟三个中间位置的她一直渴望得到妈妈的肯定,也像妈妈希望的那样努力学习工作、勤俭生活。“她的节俭里,还有女儿对母亲的忠诚——我要变得和你一样。表现在性格、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上对父母的无意识模仿。”谭洪岗说。对父母的忠诚也可能导致孩子有“不敢超越父母”的想法。丛中举例说:“有些人会认为,我不能过得比父母更奢侈、更好;我的享受超过了父母,就是不孝敬。”

也有许多人,过着和父母截然相反的生活。中国许多“富一代”过着俭朴的生活,但他们的子女“富二代”在生活上却极为奢侈。“富一代大多经历过穷苦日子,他们中许多人会觉得对孩子好就是要提供给孩子一切好的东西,‘我不能再让孩子吃苦’。”

谭洪岗说。如果父母通过钱物来表达爱,孩子也自然学会了不开心的时候用钱、物的方式补偿自己。有些过分奢侈的消费行为,也是孩子对父母表达的另一种忠诚——不让自己吃苦。她又说:“其实吃苦有时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而给孩子再多钱也不如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

从小老师、父母都说节俭是美德,我们观念上也这样认为,但是在心里也会禁不住有相反事物的渴望。过分奢侈的行为中,有些是源于对父母的反向认同。“他们就是要与父母相反。”丛中解释说。“小时候受到过于严厉的管束、过于压抑自己的人,成年以后,内心的反抗力量逐渐增大,直到无法约束,有可能会走向节俭的反面。”

自我价值感的体现

丽虹又失恋了。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对他那么好,结果还是被抛弃。她在给自己买东西时总是尽量节省,但是给他买东西时从来都是买最好的。“有些人的节俭是出于自虐,是一种自我惩罚。他们往往有自我贬低倾向,觉得自己不配享受生活,不值得被爱。这往往是小时候太缺少关注、关爱,或者被忽略、批评太多的结果。”丛中说。

钟蕊不会像丽虹那样对自己抠门,但是她几乎不买贵重东西。“我看上一件2000多元的羊绒大衣,特别喜欢,但是没舍得买。可是出商场的时候,我发现我买的那几件不那么喜欢的衣服加起来也2000多了。我经常说我妈水果也不肯买好的,其实我也一样啊,为自己多花了钱就跟犯错似的。”为什么凭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会有负疚感?“在我们接受的教育里,节俭、艰苦朴素是美德,而奢侈、浪费就可耻。尤其是那些来自大家庭的人,从小就被告知要互相谦让。许多人宁愿自己受点苦,提高道德感。”丛中也承认,“当然,这个时代的标准可能变了,现在受苦变成了没出息,不会享受生活了。”

早些年坊间流传着“等咱有了钱……”的段子。“豆浆喝一碗倒一碗”背后,以浪费的方式来炫富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也不罕见。谭洪岗说:“如果在一个人心目中,节俭与低社会地位和身份感联系在一起,就会产生对节俭的不必要排斥;把奢华与高身份地位联系在一起,就可能会摆阔,甚至装阔。”

一人有一种节俭

那么,到底什么是节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用钱等有节制。如果仔细衡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方面节制,在另一方面不节制。一些行为是节俭还是奢侈,有时难以辨别。

刚工作的咪咪省吃俭用半年,倾囊买下心仪已久的奢侈品包包;她的同学晓棠也攒了半年的钱,却选择到马尔代夫晒了一周的太阳。晓左贷款买了套房,自愿当起了房奴,节俭度日;而林琳的决定是把买房首付款省下来,换十年的美容卡和健身卡。吴非买了辆车,因为这样可以省下不少打车费和因为等待而浪费的时间,还可以增加与朋友的交往频率;他的父母就觉得这没意义,有钱不如买些保健器材和保养品,健康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我们都在自己认为“应该的”地方付出。在何处节俭或奢侈,往往与我们所处的生命阶段、对生活的理解紧密相关。高文斌说:“节俭与否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9573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