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儿童心理发展的轨迹是怎么样的,孩子心理都在想什么,家庭教育应该怎么进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儿童心理发展的轨迹。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无需对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进行教育,因为他们年纪太小,还不懂事。有些家长甚至这样…
乐雅养生网导读:儿童心理发展的轨迹是怎么样的,孩子心理都在想什么,家庭教育应该怎么进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儿童心理发展的轨迹。
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无需对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进行教育,因为他们年纪太小,还不懂事。有些家长甚至这样表态,幼儿期的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是无知无觉的,让他们每天吃好喝好就行,无需进行心理方面的培养。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
幼儿期是孩子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特殊才能开始显现,他们的个性和品质也开始慢慢形成。孩子在幼儿期是否能得到恰到好处的引导和教育,直接关系着他们日后的心理健康。
幼儿期的孩子之所以不是一张白纸,是因为他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发展势头。幼儿期孩子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思维发展、情感发展、个性发展三大方面。
1.思维发展
幼儿期的孩子虽然还不懂事,但是他们的思维已经从行动中解放了出来,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转变,而且他们的思维中出现了象征功能,可以不受眼前具体的事物左右。然而,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凭借的主要还是事物的表象,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当妈妈换了一副新眼镜,他们就会认为这个戴眼镜的人不是妈妈了。
幼儿期的孩子虽然还没有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家长教育的影响下,幼儿的观察力和词语理解力大大加强,这对幼儿脑中“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情感发展
幼儿期的孩子有着丰富多样的情感反应,例如早期的友谊感、后期的集体荣誉感等。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期孩子的情感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们生活经验的增加而不断深化的。例如幼儿早期的依恋感,只是针对抚养他的人产生的,其基础主要是满足婴儿自身的温饱等生理需求。然而,到了一定时期,孩子对老师和同伴也会产生依恋感,这时候的依恋感则更多是为了满足他们交际和求知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幼儿初期孩子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到了幼儿晚期,他们渐渐学会了使用表情以及控制自己的情感。随着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很多诸如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感情也会在幼儿身上出现萌芽。
3.个性发展
在幼儿期,孩子的个性开始形成。在一开始,幼儿的心理活动缺乏抽象概括性,他们在对人和对事的态度上都缺乏稳定性,也没有确定的倾向。随着幼儿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增强,他们逐渐出现了自己的个性倾向,这种个性倾向主要受他们的自我意识影响。幼儿往往无法独立地自我评价,他们在道德判断上也往往依附于成人,例如,他们总喜欢用“妈妈就是这么说的”这样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家长不注重幼儿期的心理教育,那么孩子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其中包括怯懦、敏感、自卑、自大、任性、意志力薄弱、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强等。
幼儿期的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幼儿期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恰当的心理教育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作为家长,要为幼儿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满足孩子正当的心理需求。每个幼儿都有获得爱的心理需求,事实证明,一个受到父母充分关爱的孩子,总是朝气蓬勃的,在未来也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反过来,当幼儿正当的心理需求总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无法健康地成长。
作为父母,要掌握一些向孩子示爱的小技巧,例如在孩子需要关怀的时候,亲切地看他一眼,或者用手轻轻地抚摸他一下,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会让孩子快乐很长时间,甚至铭记一生。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受到父母的斥责更难受的了,作为父母,要多夸赞孩子,多给他们正面评价。父母无论多忙,每天都要挤出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陪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做这些事情时,不要面面俱到,把每个细节都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而是给他们独立完成小事情的机会。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发火,而是冷静地告诉他们错在哪里,并且给他们另一个选择。例如:“打人是不对的,你可以告诉妈 妈为什么生气,但是不能打人。”在跟孩子的对话中,父母要多用“我”这个字进行陈述,而不是用“不”这个字,这样就会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对你产生了不好 的影响。如:“看到你把积木乱扔,我感到很难过。”
幼儿期是孩子开始主动认识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时期。对于幼儿来说,世界是绚丽多彩并且极具吸引力的。对于父母来说,幼儿期也是启蒙时期,这时候的孩子,最需要他们的关爱和指导。
温馨提醒
在幼儿期,除了孩子的心理问题,父母还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那些三岁以前的幼儿,他们的体质很弱,父母要防止他们挑食,注重食物的营养和粗细搭配。在对幼儿期孩子的教育中,还要注意不要期望值过高,否则就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
知觉的发展
知觉是对感觉的加工过程,发生较晚。生后4~ 5个月才出现手眼协调动作,这是最早出现的知觉形式。其他形式有空间知觉、距离知觉、自我知觉、时间知觉、深浅知觉等。
知觉是观察力的萌芽。约3~4月时出现形状知觉,24个月时有整体知觉,能把外显的和部分被遮蔽的物体看成同一物体。l岁末开始有浅表的空间和时间知觉,但要到3~4岁才能辨别上下,前后,昨天、今天和明天,早晨和晚上,5岁才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研究表明,知觉发育的早晚和小儿与外环境的接触有密切关系。把6~7个月还不会爬的小儿放在“视崖”( 一种模拟的观察场景)上,他们并无害怕感觉;而同龄会爬的婴儿即便有母亲保护,也不肯从“崖”壁往下爬,而是设法后退或回避。这说明,后一类小儿已经有了深度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观察力逐步发展。年龄越小,观察越短暂,空间越狭窄,观察的目的性和时间性越缺乏。小年龄儿童只会观察外表现象,不会观察事物内在联系。要加快知觉发展应多让小儿作各种游戏,尤其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多摆弄各种物体。
注意的发展
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有意识的指向性认知过程,它是“心灵的门户”,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起点。出生后不久即具备无条件的定向反射能力,以后逐步发展成两种注意。一种没有预定目标、是不由自主的注意,称无意注意;另一种有预定目标,是通过主观意愿来支配的注意,叫有意注意。小儿年龄越小,无意注意越占优势。2个月时,当发亮或色彩鲜艳的物体出现在视野内时会睁眼注视,并发出喜悦的声音;3个月后能集中注意一个新鲜事物;5~6月时能稳定地注意某事物。这些注意一般不持久、不稳定、容易分散。6~7个月后小儿开始对周围色彩鲜明、发响、能活动的东西产生较稳定的注意。这是有意注意的萌芽。随着年龄增长,注意逐步明确,注意时间越来越长。1岁半小儿只能集中注意5~6分钟;3岁时为15~2O分钟,5~6岁时为25~35分钟。小儿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越强,智力发育水平越高。但是,无意注意不等于注意力不集中。它是一种特殊的注意方式。让小儿充分利用其无意注意的优势可传授许多知识,是早期教育的基础。带着孩子郊游时,可让他们观察各种新奇事物和自然景色,不时穿插一些讲解和说明,使小儿在“无意”中学到许多在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语言生动有趣,配以直观形象的教具和身边实例,也能取得良好效果。随着年龄增大,无意注意将不能完全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应逐步训练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求的内容和活动上,促进有意注意发展。
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将感知、思考和体验过的事物保存在大脑中的过程。人类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形成都和记忆有关。记忆力越强,记忆内容越广泛,智力水平就越高。记忆从时间上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从目的上可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从方式上可分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小儿的认知发展遵循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机械记忆向逻辑记忆过渡的过程;与此同时,长时记忆的能力越来越强。
新生儿即开始有最简单的记忆,如对妈妈抱成吃奶姿势的记忆。只要抱成这一姿势,小儿即会四处寻找奶头。2~3月时,如果注意的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小儿会用眼睛寻找。4~5个月能记住母亲和其他亲人,但此时的记忆能力只能保持几天。随月龄增加,记忆时间将越来越长。小儿在l~2岁后,随着言语的发育,记忆能力逐步增强,能记住自己的盥洗用品、玩具和几个小朋友的名字。2岁半时能记住儿歌和童谣。记忆再现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如2" 3岁的小儿和父母分开几个月后仍能认识。但是,婴幼儿的记忆是无目的、无意识、短时为主的;利用形象鲜明和有兴趣的物品,能促进其记忆。因为缺乏知识和经验,小儿的记忆常不准确,有必要在生活中进行反复的记忆训练。
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现象的概括反应,包括概念形成、判断和推理,即:先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形成各种概念;再用许多概念来组成判断,用判断来推理,产生思想。所以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是获得新知识的必经途径。高层次的思维发生必须有言语作基础,其发展比前几个认知过程都迟。婴儿有较低级的,以具体形象为特点的思维,又称前言语性思维。l岁后小儿在言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萌芽,但其形成主要靠直觉行动,概括水平也低。如3~4岁时已知道橘子是好东西,知道自己吃了妈妈会高兴。但此时小儿还不会推理到“因为橘子是好东西,所以吃了妈妈会高兴”的较高思维阶段。促进小儿思维发展,必须从两方面做起:(1)前言语性思维主要靠动作发展来形成,所以要尽量增加他们接触、认识环境的机会。(2)思维方式向抽象性、逻辑性发展需有丰富的言语作基础,所以要创造言语发展的环境,鼓励其提问,并用尽量完整的句子来回答问题;不断丰富小儿的词汇,尤其要注意教育中的启发性。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媒介的心理活动,又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情绪是这种反映的较短暂状态,有:满足自身需要而引起的态度及体验,如愉快、高兴、欢欣、满足、舒畅等;因违背自身意愿而引起的否定态度及体验,如愤怒、忧愁、哀怨、憎恨、烦恼和绝望等。情感则是指这种反映的稳定、持续的态度反映,如责任感、义务感、道德观、美感等。小儿生活经历短暂,尚不足以形成情感。但他们未来生活中的健康情感形成,却有赖于早期生活中健康、良好的情绪体验。情绪反应能力是小儿适应生存的手段。新生儿就有各种情绪表现:吃饱后就安静,饥饿或不适时就哭闹。2~3个月时,吃饱、睡好后会微笑;有人逗他时,会全身活跃或笑出声;5~6个月时,对新鲜玩具有欣快和跃跃欲试感;6~7个月时产生与(父)母亲的依恋,对陌生人的怯生情绪;8~10个月开始表现出分离时的焦虑情绪,并越来越强;12~16个月达到高峰,18个月后开始减弱。1.5~2岁的孩子已有鲜明的个性情绪,如快乐、高兴、害怕、厌恶。情绪表现多是短促的、爆发性的,而且容易从一种情绪迅速转变到另一种。如对小朋友有妈妈抱表现出妒忌,但当小朋友受到责罚时又迅即表现出由衷的同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步变得比较稳定。小儿3~4岁时,随着活动空间扩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加上一些不切实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愤怒、妒忌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体验。例如,3岁时易对动物、黑暗、雷电等产生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恐惧情绪将减少,而愤怒情绪可能增长。小儿通过愤怒来达到某种期望,或试图引起别人注意。妒忌也是一种愤怒和不满的情绪表露。
依恋
依恋,是小儿与其双亲间一种特殊、持久的感情联结,属小儿早期重要情绪之一。小儿喜欢和其依恋的人接近,感到舒适和愉快;遇到陌生环境和人时,双亲的存在使之感到安全。依恋感建立后,小儿会感到无后顾之忧,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愿意与别人相互接近,从而对今后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产生良好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依恋将逐步发展成一种安全性依恋。它不仅促进小儿智力的发育,而且还能较容易地在成年后产生自信心和对别人的信赖,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并在将来依恋自己的家庭、社会团体和后代。
家长不可不知的性意识发展轨迹
4-12个月:学会了根据声音、发型简单地区分男性与女性。
14-22个月:男孩已表现出对卡车、汽车的偏爱;女孩则喜欢洋娃娃和其他柔软的玩具。
2-3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正确地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不过,让他们相信性别不能改变这一事实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这一年龄段的宝宝对性别差异充满兴趣,但他们更喜欢与同性接近和玩耍,也会注意到异性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3-7岁:性别差异进一步显现,如在语言能力方面女孩优于男孩,在数学领域的问题解决方面男孩占优;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女孩更善于表达情感。他们越来越稳定地选择同性作为玩伴,对待异性常常不像对待同性那么友善。
尤为有趣的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性别角色的遵守近乎刻板,认为逾越性别角色的行为不能容忍,他们认为“男孩只能玩男孩的东西,不可以玩洋娃娃,否则就不受欢迎。”这与他们的性别认同有关,当他们把自己归为男孩或女孩,便以一种夸大的刻板来获得认知上的清晰和自我形象上的一致感。
8岁至青春期:孩子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开始变得灵活。男孩依然更偏好于男性特征的游戏和玩具,女孩则开始显现对男性化活动的兴趣。
孩子从出生开始,家长就在潜意识里区分了其性别角色,孩子也是在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建立自己的性别意识。只有遵循了孩子性意识的发展轨迹,就能让孩子对自己的性别产生认同和满意,树立正确、良好的性别观念。
家长们千万不要一味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也请注意观察。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9795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