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颤震(11)
    3.专方治疗徐氏以养血熄风汤治疗震颤麻痹病24例,方用白芍、钩藤、山萸肉、全蝎、鹿角胶、枸杞子、生地、白附子、当归、蜈蚣、甘草),水煎服。鸭蛋5-6枚,用95%酒精浸泡48小时后,1枚打入水中煮熟,每早空腹吃蛋喝汤。3个月为1疗程,治疗1-
    besoo2020-1-13
    1350
  • 第五节 颤震(10)
    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进行性疾病,具有姿位性及/或意向性震颤、肌强直、构语障碍等症状与体征。西医主要用驱铜剂,如二巯基丙二醇、二巯基丙磺酸钠、青霉胺等治疗,但毒副反应大或疗效差。近来有一些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报,道,
    besoo2020-1-13
    1610
  • 第五节 颤震(9)
    【现代研究】    1.治法研究栾氏归纳老年颤证治疗四法:滋补肝肾,育阴熄风法,用于素体阴虚,或久病耗阴损血,虚风内动,药用白芍、生地、麦冬、阿胶、决明子、龟板、牡蛎、五味子、僵蚕、全蝎等;益气养血,熄风通络法,用于心脾俱损,气血不足,药用
    besoo2020-1-13
    1480
  • 第五节 颤震(8)
    【文献摘要】《素问·五常政大论》:“其藏肝……其病摇动注恐”;“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其化生,其气美,其政散,其令条舒,春动掉眩巅疾”;“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而用立,土乃青,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胁痛目赤,掉
    besoo2020-1-13
    1490
  • 第五节 颤震(7)
    本证亦可用化痰透脑丸,药用九制南星25G,天竺黄100g、煨皂角5g、麝香4s。琥珀50g、郁金50g、半夏50g、蛇胆陈皮50g、远志肉100g、珍珠10g、沉香50g、石花菜100g、海胆50g,共为细面,制大蜜丸,每服1丸,1日3次,
    besoo2020-1-13
    1560
  • 第五节 颤震(6)
    ·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心悸而烦,动则气短懒言,头摇肢颤,纳呆,乏力,畏寒肢冷,汗出,溲便失常,舌体胖大,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或沉细。  治法:补中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汤送服天王补心丹。  补中益气汤调补脾胃,益气升清;
    besoo2020-1-13
    1490
  • 第五节 颤震(5)
    分证论治·风阳内动    症状:眩晕头胀,面红,口干舌燥,易怒,腰膝酸软,睡有鼾声,渐见头摇肢颤,不能自主,舌红,苔薄黄。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滋生青阳汤。  方中生地、白芍、石斛、麦冬养阴以潜阳;石决明、磁石镇逆以潜阳;桑叶、甘菊
    besoo2020-1-13
    1580
  • 第五节 颤震(4)
    【诊断】    1.具有头部及肢体摇动、颤抖的特定临床特征。轻者头摇肢颤,重者头部震摇大动,肢体震颤不已,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继则肢体不灵,行动迟缓,表情淡漠,呆滞,口角流涎等症。  2.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3.起病隐袭,
    besoo2020-1-13
    1530
  • 第五节 颤震(3)
    或有痰湿之体,积年累月,阻滞气机,气不行血而瘀滞,痰瘀阻痹经脉,气血不运,肌肉筋脉失养而不能自主者为颤震。  综上所述,本病为脑髓及肝、脾、肾等脏腑受损,而引起筋脉肌肉失养和/或失控而发生的病证,这是本病的主要病位和根本病机所在。因脑为元神
    besoo2020-1-13
    1350
  • 第五节 颤震(2)
    西医学中的某些锥体外系疾病所致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麻痹、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等,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较多,以内伤为主,尤以年老体衰多见,正如《证治准绳·杂病‘颤振》所说:“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劳欲
    besoo2020-1-13
    1680
  • 第五节 颤震
    第五节 颤震  颤震是指由内伤积损或其他慢性病证致筋脉失荣失控,以头身肢体不自主地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代亦称.“颤振”或“振掉”。  本病老年人发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多呈进行性加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颤震病人也在增
    besoo2020-1-13
    1400
  • 第五节 内伤发热(11)
    ·血虚发热的临床研究山东中医学院对120例再障并有发热的病人进行分析,发热计有204例次,其中,属内伤发热之血虚发热者为34例次,表现为午后发热、头晕、心悸、身倦、乏力、恶心、纳呆、面色不华、爪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治以补益气血、佐清虚热
    besoo2020-1-13
    1610
  • 第五节 内伤发热(10)
    《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血瘀。血瘀之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烧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此内烧兼身热而言。”  【现代研究】    ·甘温除热法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besoo2020-1-13
    3070
  • 第五节 内伤发热(9)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诸病源候论·虚劳热候》:“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  《医学入门·发热》
    besoo2020-1-13
    1880
  • 第五节 内伤发热(8)
    【转归预后】    在内伤发热的病程中,由于病机的发展变化,或治疗用药等影响,内伤发热的一些证候可以转化或兼夹出现。对兼夹两种证候者,应分清主次,适当兼顾。  内伤发热的预后,与起病的原因、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密切关系。据临床观察,大部分内伤发
    besoo2020-1-13
    3140
  • 第五节 内伤发热(7)
    血虚较甚者,加熟地、枸杞子、制首乌补益精血;发热较甚者,可加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由慢性失血所致的血虚,若仍有少许出血者,可酌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棕榈皮等止血。  ·阴虚发热    症状: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
    besoo2020-1-13
    1880
  • 第五节 内伤发热(6)
    治法:利湿清热。  方药:三仁汤。  本方具有清利湿热,宣畅气机的功效。方中以杏仁宣降肺气,善开上焦;蔻仁芳化湿浊,和畅中焦;苡仁益脾渗湿,疏导下焦;配以半夏、厚朴理气燥湿;通草、滑石、竹叶清热利湿,共奏宣化畅中,利湿清热之效。  呕恶加竹
    besoo2020-1-13
    2250
  • 第五节 内伤发热(5)
    分证论治    ·气郁发热    症状: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  本方疏肝理脾,清肝泻热。方中以
    besoo2020-1-13
    2110
  • 第五节 内伤发热(4)
    【诊断】    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2.一般有气、血、水湿壅遏或气血阴阳亏虚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  3
    besoo2020-1-13
    1600
  • 第五节 内伤发热(3)
    6.阴精亏虚由于素体阴虚,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误用、过用温燥药物等,导致阴精亏虚,阴衰则阳盛,水不制火,阳气偏盛而引起发热。  7.阳气虚衰由于寒证日久,或久病气虚,气损及阳,或脾肾阳气亏虚,以致火不归原,盛阳外浮而引起发热。如《证治汇
    besoo2020-1-13
    134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