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雅养生网导读:为什么会自言自语?由于自言自语常多表现在精神病人身上,故长期以来,人们总觉得那些自言自语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下面小编告诉你为什么会自言自语。
心理学家则认为自言自语是一种最健康的解决精神压力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精神放松术。
第一,大声讲话可以调整头脑中紊乱的思绪,尤其是在紧张劳累之时。另外,在大声讲话的同时,身体也投入劳动,一方面起到“一吐为快”的效果;另一方面造成体力消耗而无力颐及精神刺激,以减少对别人的侵犯行为。
第二,自己声音的声调有一种使自己镇静的作用,使自己保持安全和与人接触交际的感受,从而能很快走出阴影,积极投入社会交往。此种现象类似于心理学上的“空椅子效应”。
提问:是不是我有什么问题?
我一个人的时候会自言自语,有时是毫无意识地,并没有感觉自己在对自己说话,有时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说,也有时是身边有人问我:“你在说什么呢?”我为什么总会自言自语呢?是不是我有什么问题?
电影镜头里,那个精神病人坐在病房的一角,呢喃自语,面上带着游离的、奇怪的表情,一会儿还若有所思地笑笑,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一切没有反应……这样的镜头,即使短短的几秒钟,让你对自言自语心存恐惧。
在我们的文化里,我们对“正常”怀着特别的尊重,以至于我们会把“你有病啊!”这句本来不应该有什么问题的话当成骂人的话来使用。因此,当我们的行为有那么一点点不符合人们常规的预期时,我们自己就先心虚了——我是不是有病了呢?如果不是,那我为什么会这样呢?
语言,出声的思维
要了解自言自语的成因先要从语言的发展说起。人的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到孩子从说个别字逐渐到能说一些词和短语,再到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这个过程既是语言的发展,也是思维的发展。当我们习得一种语言的时候,也就学会了用这种语言来思考。在儿童阶段,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用出声的语言来进行思考的过程。比如,孩子可能一边画画一边说:“我在这儿画这个,这个是鸟,这边是山……”孩子也可以一边搭积木一边念叨:“这块插在这边,咦,怎么插不上去呢?……啊,要这样……”孩子这样自言自语,是因为他们用不出声的内在语言进行思考的功能还不完善,因此会把思维的过程说出来,也通过说和听来自己调节自己的思考和行为过程。
在教育中有一种方法叫做“大声思维”,就是在面对困难问题是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以此来让学生更清晰自己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
所以,成年人有时自言自语,尤其是在思考问题时的自言自语,和孩子们一边画画或一边玩积木时的自言自语本质上是一样的。当我们专注于思考的时候,大脑对发声器官的有意识的控制会减弱,我们就会在自己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自言自语起来。
当语言能力太好时
电影《Music and Lyrics(K歌情人)》中,女主人公苏菲是一个歌词天才,她在听到歌词的上句会不由自主地编出押韵的下句来,而自己还毫无知觉。她说自己的大脑没有过滤的系统。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于语言能力太好而导致的自言自语的例子。这样的人会随时随刻把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东西转化成语言,有时他们在遇到人时会不管对方是否在听就把话语倾泻出去,而在没有听众时,他们会在头脑中自我对话。电影中,苏菲有很多语言功能过剩的表现,她和人一见面就话很多,语速很快,和人自来熟,喜爱文学,有写作的天份。当男主人公艾利克斯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对她的评语是“怪人”。德鲁·巴里摩尔把苏菲的聪明和鬼灵精怪的气质演得十分出彩。所以,如果你也是这类语言达人,偶尔或者常常有自言自语从你的嘴巴中冒出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你需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不管是用说的还是用写的还是与人打交道的,总之把你的才能发挥出来不要埋没。
当我们需要倾诉时
当你心情烦躁时,你有没有嘀嘀咕咕嘟嘟囔囔甚至骂上几句?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表达、疏导情绪的方式。瑞士的学者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向伴侣倾诉可以有助于倾诉者的身心健康。研究者进一步让倾诉者将倾诉改为自言自语诉说烦恼,结果发现和向人倾诉有同样的效果。因此,有时人的自言自语是在情绪之下的反应,有一些人可能比另一些人更倾向于通过语言的方式来缓解压力,比如有些人唠唠叨叨的时候未必有听众,但是并不妨碍她的表达,如果让她不说反而会更加难受。当人心情不好时,相比起压抑自己,自言自语还是比较健康的调节方式,我们也需要容忍身边的人用这种方式来调节。当然,这只是一种方式,要很好地疏导情绪最好多一些途径,比如找朋友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沟通,进行剧烈的身体运动,涂鸦,听音乐,唱歌等等。
与想象伙伴的交谈
与想象中的伙伴的交谈是介于自言自语和对话之间的一种语言。有的孩子会有自己的想象伙伴,这种情况一般在4、5岁左右比较常见,这个年龄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往往会给自己创造出一个伙伴来陪伴自己,或者是用一个填充玩具来作为想象伙伴的代表,孩子和这个想象伙伴交谈,在这个年龄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在青少年当中和想象伙伴的对话也有,这常常发生在比较内向、生活比较孤单的孩子身上。对于成人,有时在处于重大的心理应激之中,比如丧失亲人之后,会在想象中与失去的亲人对话,尤其是在事情刚刚发生的几个月之内,这种情况也基本是正常的。一般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对话就会减少,只是偶尔为之。
作为症状的自言自语
如果你担心自己自言自语是否正常,基本可以确定,你是正常的。因为对精神病人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有自知力。精神病人是不会认为自己有病的。当你在观察、反思自己的表现并有所怀疑时,也许你的心理健康情况不是处在最佳状态,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和精神疾病没有什么关系。
真正需要担心的自言自语是与幻听、幻视相伴的自言自语。自言自语本身并不能单独成为疾病的判断,而是要结合其他相关的表现。一般来说,如果你看到某人经常自言自语,并且会听到别人没有听到的声音,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景象,和外界失去正常的接触,逐渐失去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你就有理由怀疑这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最好带他去精神科去进行诊断,不要错过治疗的时机。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人们经常有意识地自言自语。当然;对于属于病态的整日不停地自言自语的人则应去看医生。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0230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