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行要好伴,住要好邻。”可随着社会的发展,邻里间的关系却日渐疏离。串门聊天、嘘寒问暖、一起吃饭……这些以往习以为常的场景却变得稀罕,代替而来的是“相邻而居不相识”的冷漠。
被钢筋水泥包围的现代人,几乎每天都重复着“锁门去上班,回家把门关”的日子,埋头打理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殊不知,在锁上家门的同时,我们也锁住了邻里交往的大门,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楼上楼下的邻居姓甚名谁,即便偶尔在电梯里碰面,也很少主动打招呼。
邻里之间该如何“破冰”?5月27日,在长沙市天心区的一个小区,以“和谐邻里”为主题的“社区邻里节”,搭起了一个邻里交流的平台。记者看到,小区中间的草坪上搭起了“家庭才艺秀”的舞台,无论唱歌、跳舞、相声,只要想展示,都可以为大家来上一段,周围的人们则一边喝彩加油,一边互相聊着天。走出家门的居民们,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很多“新朋友”,纷纷聊起了家长里短、新鲜趣事……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类似的“邻里节”活动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各社区开展。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姚贵忠教授表示,一方面,生活成本增加、竞争压力变大,让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空前加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忙于工作,疏于人际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社会信任度的普遍下降,使得人们对外界的威胁格外敏感,哪怕是一墙之隔的邻居,也不敢轻易相信。加上网络的发达,让人们习惯了“虚拟生活”,忽略现实中的朋友。
值得警惕的是,淡漠的邻里关系,不仅会造成情感上的孤独,还会使我们失去生活中的一种有力支持,当遭遇突发状况、真的需要帮助时,可能求助无门。事实上,只要注意培养、交流与增进感情,左邻右舍也会成为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亲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介绍说,可以找些类似的机会,让社区的家庭共同参与活动,慢慢放下戒备心。比如号召每家做一个拿手菜办社区“百家宴”,就不失为一项值得推荐的好活动。此外,通过带领和鼓励家庭中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交朋友,大人们也能彼此发现不少共同语言。总之,见到左邻右舍主动打个招呼,也许就多了一个朋友。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0458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