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人沟通的时候,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好呢,还是压抑住好呢?非常有聊的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把一对萍水相逢的女士先大致作了相互的介绍,就请这对女士坐在了离一个隔板2米远的两端。实验者解释说,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对话的过程,告诉被试会测量她们的血压,并录下对话的视频。其实这只是个幌子,你懂的。
参与者可以通过一个监视器看到和她沟通的对方,但不能直接看到对方本人。坐定以后,被试先看3分钟的自然电影,这是为了能够测到她们平时的血压。为了产生一个双方都有负性情绪体验,被试看了一段16分钟的战争纪录片。这段影片记录了在二次大战中,日本被扔了两颗原子弹后的情景。(在这之前,已经有预实验的数据表明这段影片是可以引起大家厌恶,愤怒和悲伤这样的负性情绪体验,以及强烈的政治和宗教观点。)
接下来,实验者就把这一对对的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三种条件组里去:情绪压抑组,重新思考评价组,和控制组。
被分配到情绪压抑的组里去的人,接受的指令是:“在接下来的对话过程中,请不要表现出任何迹象,让你的搭档知道你的感受。”
被分配到重新思考评价组里去的人,接受的指令是:“在接下来的对话过程中,想一下你所要的,应该是一个冷静,没有激情的情景。”这个指令跟情绪压抑组的有本质区别吗?当然了!上一组的参与者想的是如何抑制负面情绪,是采用“堵”的方式,情绪还在;而这一组的参与者则是试图从内心中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想通了。
被分配到控制组里去的人听到的指令就是一段音乐片段。
然后,实验者就移开了隔板,让这几对隔空讨论的参与者开始面对面地讨论他们对人类本性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的宗教政治信仰。参与者可以随时自由结束对话,在对话结束以后,重新放上隔板,参与者在一个单独的空间里填写关于情绪体验的问卷。他们的对话被录成视频,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对他们的行为表达进行编码(具体怎么操作?参考美剧 Lie To Me 吧)。
对比录像就可以看出,情绪压抑使得个体对对话有些心不在焉,在对话过程中的反应比开始时减少,血压升高。所以说,情绪压抑对于沟通是不利的,而且,在生理上也产生了压力感。
这是这个研究中所作的一个实验得到的结果,但情绪压抑与情绪控制是两回事,情绪压抑对两人之间的沟通来说似乎并不有利,但情绪控制却未必如此。平常所说的“冷静”,指的是一种情绪控制,不是情绪压抑。一个成熟的个体需要修炼的是对自己极端情绪爆发的一种控制,而不是在与人沟通时对自己情绪体验的刻意压制。适当的负性情绪的表达也是有利于双方的沟通的。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0466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