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的习俗

besoo2020-01-13  198

导读:一、小雪节气的习俗二、小雪节气吃什么三、小雪节气的注意要点小雪节气的习俗1、小雪节气的习俗1.1、吃糍粑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

小雪节气的习俗

文章目录

一、小雪节气的习俗
二、小雪节气吃什么
三、小雪节气的注意要点

小雪节气的习俗

1、小雪节气的习俗

1.1、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1.2、腌腊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1.3、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1.4、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2、小雪节气的气候特点

时值小雪,气温下降,气层温度逐渐降到0℃以下,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强冷空气影响时,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我国地域辽阔,“小雪”代表性地反映了黄河中下区域的气候情况。这时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时已呈初冬景象。

3、小雪节气的由来

小雪,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节气,在今年11月22日,太阳到达黄经240°,表示开始降雪,雪量小,地面上无积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雪时节已进入初冬,天气逐渐转冷,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严霜,天空中的雨滴就成雪花,流水凝固成坚冰,整个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素装。但这个时候的雪,常常是半冻半融状态,气象上称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降,这类降雪称为“雨夹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

小雪节气吃什么

1、羊肉

小雪节气的最佳饮食首选是羊肉。羊肉所含的热量比牛肉还高,冬天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因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在冬季食用对身体益处多多。

2、山楂

山楂是这个季节最具健胃消食功效的药食两用水果。明代药学着作《本草通玄》中记载山楂能“消油垢之积”;《本草纲目》说它“化饮食,消肉积”;《本草再新》记载山楂能“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3、芡实

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被视为增强体质的上品。

4、山药

山药中富含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黏蛋白保护胃粘膜,消化酶促进消化。山药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淀粉,这两种营养物质可以快速地在人体内分解成热量,从而为身体增加能量,起到抗寒作用。特别适合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小雪节气的注意要点

1、小雪节气要注意保暖

在冬季,注意保暖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很多年轻人,依仗身体强壮,而忽略的保暖,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还有就是一些弱势群体,像老弱病残孕这类人群,就更加需要注意保暖了,避免感冒生病。天气渐渐进入真正的寒冷,多穿衣服来御寒,注意保暖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些特殊疾病的病人,就更应当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小雪节气要注意保持好的心态

注意保持好的心态,这点主要是和冬季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总所周知,一旦到了冬天,随着天气越加寒冷,人的心情也会变得喜怒无常,这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但是也要好好的进行调节,否则很容易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

还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一旦出现了抑郁的情况,那么不管对于个人,还是对身体的人来说,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1048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