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脉管炎按什么穴位
1、脉管炎按什么穴位
1.1、取穴:上肢:曲池,内关,外关,合谷,后溪,尺泽,曲泽,少海;下肢: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阴陵泉,复溜,太溪,绝骨,血海。方法:按摩30分钟,每次取2~4穴,每日1次。
1.2、自我按摩:先取仰卧位,两手按住腹部,中医治疗脉管炎向下压紧时呼气,放松时吸气,重复20~30次。随后用两手拇指按压两侧大腿近腹股沟部的股动脉搏动处,用力压紧1分钟左右,然后突放松,似有一股暖流向下一冲的感觉,稍停再按,反复3~5次。最后坐起,用两手揉、捏、抚摸患肢,由远端到近端,反复3~5遍。
2、脉管炎怎么引起的
2.1、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自身免疫因素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吸烟等因素可改变血管抗原性,产生自身抗动脉抗体。
2.2、吸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吸烟者占60~95%。临床观察发现,戒烟能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病情缓解,再度吸烟又可使病情恶化。
2.3、感染、营养不良
许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有反复的霉菌感染史。人体对霉菌的免疫反应,诱发血液纤维蛋白原增高和高凝状态可能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有关。
2.4、血管神经调节障碍
植物神经系统对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的调节功能紊乱,可使血管容易处于痉挛状态。长期血管痉挛可使管壁受损、肥厚,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闭塞。
3、脉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3.1、疼痛
早期病人在一定的速度下行走一定的路程感到小腿或脚掌酸困、疼痛,被迫休息或慢走才能缓解。后期出现持续疼痛,尤其以夜间为重,形成静息痛,常使病人抱膝而坐。
3.2、发凉和感觉异常
患肢发凉、怕冷,对寒冷十分敏感,尤其以指(趾)端最为明显。因神经末稍受缺血的影响,患肢可出现疼痛感、针刺感、麻木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
3.3、皮肤色泽改变
因动脉缺血使皮色异常苍白,由于浅静脉张力减低,皮肤在苍白的基础上也会出现潮红或青紫,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
3.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同时皮肤干燥、破裂,汗液停止,无汗毛,指(趾)甲增厚、变形,形成甲沟炎等营养障碍。
脉管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肢体血流图检查
利用容积描记测定并记录搏动血流量,若峰值降低,提示血流量减少。
2、超声多普勒检查
根据多普勒听诊器所得到动脉音的强弱,判断动脉血流的强弱。
3、动脉造影
患肢中小动脉多节段狭窄或闭塞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典型X线征象。动脉造影可确定动脉阻塞的原因、部位、范围、侧支循环以及流出道情况。
4、红外线热像仪
应用热像仪可以正确地比较两个相应部位的温度差。肢体热图像显示缺血部位辉度较暗,出现异常的冷区。
5、血液化验检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在病变活动期血液流变学检查常有血液粘度、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性、纤维蛋白原值等异常。
怎么预防脉管炎
1、避免外伤
脉管炎的发病和外伤感染有关,因此,预防脉管炎疾病应该注意防止外伤,临床上,脉管炎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不畅,抗病能力差,受到外伤后伤口极易感染,创口不易愈合。
2、戒烟
吸烟是脉管炎的高危因素,这主要是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同时,尼古丁还容易影响血管的血液循环,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增加脉管炎的发病率。
3、注意保暖
临床上,脉管炎的发病原因较多,而其中寒潮是脉管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因为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的循环,增加脉管炎的发病率,因此,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的户外工作者,注意做好保暖的工作,可以有效降低脉管炎的发病。
4、注意饮食
预防脉管炎疾病可以从饮食入手,一般说来,生活中要多吃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多食黑木耳,少吃或不吃黏性食物,如年黍米面、年糕、芝麻糖之类,这些食物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动速度缓慢,而引起血栓形成,容易导致脉管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