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1、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1.1、心静意导,呼吸自然
各式太极拳皆要求思想专一,心理安静,用意念引导动作。要 做到先在心,后在身,以意导静,形意合一。打拳时呼吸要自然平稳,并与动作相配合。
1.2、中正安舒,松柔连贯
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安稳,姿势松展圆满,身体肌肉、关节不可紧张僵硬。动作如行云流水,悠缓流畅,连绵不断。
1.3、动作圆活,周身协调
太极拳动作大多走弧形或螺旋形,转折圆润和顺,衔接自然。
头、眼、手、脚、躯干要互相配合,整个身体要和谐地组成一个整体。
1.4、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太极拳动作“迈步如猫行,运劲似抽丝”,柔而不软,刚而不硬,富于韧性、弹性。即使发力动作,也要做到刚中有柔,充满弹性。
2、打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实践证明,打太极拳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对某些慢性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行之有效的体育运动,同时它又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
太极拳运动,既活动四肢百骸,使肌肉、关节、筋骨都得到锻炼,又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提高人们的情绪,因而使各种生理机能活跃起来。在调整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同时,太极拳运动锻炼又可加强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强心血管与呼吸功能,既起到了行气、活血、祛瘀的作用,又改善人的消化功能和新陈代谢过程。
3、打太极拳能防治哪些疾病
3.1、习练太极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
3.2、习练太极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3、习练太极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3.4、习练太极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3.5、在户外新鲜空气中练习太极,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据有关专家测试,坚持练习太极与不练太极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3.6、太极拳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
3.7、坚持练习太极,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降低血压。使人体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
3.8、练习太极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3.9、练习太极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3.10、练习太极能减少激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脉血管疾病。
打太极拳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太极拳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哲学的古老命题,适当的练习太极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天人和谐,包含有天人,体,天人相应,天人互感等概念,这些理念在中国传统保健养生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形神兼备
形神关系是传统哲学、宗教和自然科学界常涉及到的重要范畴。形指形体。即脏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理活动。
二者是人作为生命体的两大要素,缺一则不成其为活着的人。传统养生非常重视形神共养,太极拳就更注重形神合一。
3、伸筋
早在《易经》中,就有“筋”一词,《易·系辞》说:“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厂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由此可见最初的“筋”是指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经络。其实中国民间的许多俗语早已将“健康”“寿命”与“筋长”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运动强筋骨,吐纳良肺腑”“老人多摇扇,筋骨更舒展。”“老筋长。寿命长!”“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4、拔脉
这里拔脉是指加深呼吸、拉长气脉。
打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阎中正。
在练习的时候如果动作不规范,就不仅会影响你的发挥,还会影响你的体悟内在感觉。
规范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气沉丹田、圆裆活髋、内鼓外安、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确,运行路线清楚,止点到位,动作连贯,上下相随,手眼配合,从而使身法自如。
太极拳极为关键的是体悟,贪快贪多对体悟是不利的,过度的运动量会导致体力不支,动作变形,影响“内听”身体内部感觉,甚至可能形成错误的体悟感觉。
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在专业人士指导学拳,包括极为重要的帮调桩,纠正动作,指导体悟内在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