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管理者的心理】80后管理者的心理特点

besoo2020-01-13  57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80后管理者,他们往往是这样一群人:高学历、科班出身、高革新力、思维敏捷,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营销和IT领域已经是行业精英。但是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也要抓住80后管理者的心理特点以便和他们有更好的合作与进步!随…

【80后管理者的心理】80后管理者的心理特点

乐雅养生网导读:80后管理者,他们往往是这样一群人:高学历、科班出身、高革新力、思维敏捷,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营销和IT领域已经是行业精英。但是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也要抓住80后管理者的心理特点以便和他们有更好的合作与进步!

随着年龄的增长,职场中越来越多的80后开始进入管理层,在企业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前辈,80后管理者高学历、科班出身、思维敏捷的特点比较突出,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演绎出不同于父辈的商业奇迹。

“独”:这是80后的一个共同特征,也被80后管理者在职场创立为一种“品牌”。在他们眼中,“我的范很重要”。他们看重自我,追求个性。但表现出的“独”,有时候也让前辈们头疼,他们似乎更愿意独自冲锋陷阵,而不愿意合作。有时会让人感觉“自我中心”。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是他们需要通过保持自我独特性,来保护自己的优势。因为他们往往是凭借独创性才在职场脱颖而出的,所以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模仿前辈,也不那么愿意循规蹈矩。在责任心和自我之间,他们也往往选择自我,比如完成一个项目,做了一段时间,感觉并不能显示他的才能,就会马上停手,绝不会坚忍的干完。这并非是“责任心差”,而是他们不能容忍没有“自我价值”的工作。另外,80后的管理者们往往更加忠诚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而非所属的企业或老板。

对80后管理者的建议:

你有权利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但“自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发展成长的。在职场中,一个不断在发展着的“自我”,比一直死守着的“自我”更坚固。真正的独立是需要不断参考他人经验,在对比中不断丰富的。在看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时,也需要收集一些“大众”的特质:每月可以尝试用一种大众或前人的方式完成10%的工作,如果遇到困难,就请教有经验的人,不要换回自己的方式--这样的尝试,可以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增长你的职场弹性,培养责任心,有利于在人际中“去独化”,也更有利于在工作方法的对比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套路。

自由、弹性: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力和新异刺激有关,变化性和弹性可以激发更多的创造力。"求新求变"是年轻人的特色——这同样适用于80后管理者。无论是工作安排还是工作时间,他们都期望可以更灵活和有弹性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力和新异刺激有关,变化性和弹性可以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另外,这也与80后的生活方式有关,他们所习惯的世界,并不是那么注重规则的,可以说他们都是"市场经济性格",在规律中寻求变化,在正常中寻找例外,是他们流行的思维风格。所以"弹性",也成为大多数80后管理者的灵感来源,他们所管理的团队,往往都是快速激进,紧跟变化。

对80后管理者的建议:

可以向企业申请更弹性的工作方式,但要注意使用项目管理来配合弹性的工作时间。在追求变化与创新的同时,注意寻找规律。

爱好挑战权威:很多老板对80后的印象是:“想法莫名其妙,总是挑战我,觉得我的一些做法不对……”的确,在80后的眼中,绝对权威并不存在,他们对权威的态度是“没有挑战过,绝对不服从”。所以在一些有明显管理漏洞的企业里,80后们常常会对60后、70后管理者有着群体性的对抗。80后管理者也大都是在挑战的过程中,被老板赏识。

对80后管理者的建议:
挑战权威的精神是可贵的,但在挑战前先要了解自己挑战的"动机",如果是为了表现自己,或出于情绪发泄,并不建议。挑战的出发点,应该站在"有见解"的基础上,需要有建设性。另外,需要注意方式和场合,挑战的前提是尊重和了解,你需要尊重对手,包括他的身份,场合与时间;需要先了解清楚对方的看法,然后有理有据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成就动机大于现实:80后管理者都是年轻上任,所以难免因为起点高,而成就动机过强。在心理动机理论中,成就动机可以帮助一个人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成功。但如果动机太强,就会令人过于追求完美,而忘记眼前的实际。这是80后管理者一个很大的心理误区,会导致急功近利和盲目冒进。而且在工作规划中注重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规划,也容易导致失败。一旦遭遇工作挫折,他们容易一蹶不振。还有一部分人,“宁愿重来,不愿改错”,一旦一个项目失败,就会整个丢弃,冲向另一个新项目,不敢面对自己的失败。

对80后管理者的建议:
平常心面对期待,保持适度的成就动机。把对成功的渴望,都化为详细的实施方法,例如:想出色完成手头的项目,就在广泛收集信息后,制定一个详细的项目计划,用计划来替代渴望成功的冲动。另外,要允许自己犯错,虽然身为管理者,但毕竟工作经验尚浅,犯错很正常,只要对每一个挫折,都当考试修改错题来对待,从中学习,下次就能成功的越过去。不必揣测领导会不会因为你的一次错误而对你失望,领导都是看长远性选择人才的,反而,你需要学会向他们求助,这样更能显示你是一个遇挫能力强,有学习精神的可塑人才。

人际观是“关注我”: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习惯了被人注意。在人际中,80后管理者的“被关注倾向”和“表现动机”都很高。他们希望成为团队中的核心,可以被接纳,被关注。但因为职场经验较浅,他们大多数人并不那么善于换位思考,常常会把对自我的要求等同于对他人的要求,对意见的接纳度也较低。有时候,他们在团队中的身份会有些尴尬,作为管理者,他们有时候需要面对比他们大很多的员工,这些员工很难甘心服从。这个时候,80后管理者的“关注我”人际观会被忽视,他们的决策会受到阻碍。

对80后管理者的建议:
用流程来管理,而不要用人来管。面对比自己大的员工,如果指手画脚,的确会招致反感和隔膜,最好的方式就是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流程,大家都按流程走,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出了问题能够有清晰的责任人,不需要那么多的主观判断。这样可以保持公正和开放,也能有效的让团队运转。另外,待人真诚,以德服人,这是千古真理。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喜欢被别人承认,只要可以满足员工这两个需要,无论他比你大多少,都会支持你。

青鸟综合症:“青鸟综合症”是当今80中常见的一类职业困惑,而且高发于80后管理者之中。它表现为频繁跳槽,总是对自己现有的成就不满,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总认为“理想在别处”。就像童话《青鸟》,总是找不到心中想象的那只美丽的青鸟,于是一直不停的奔跑。

对80后管理者的建议:
对待"青鸟综合症"最好的方法,就是清晰的画出这只"青鸟"--也就是说,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份规划需要包括每一个阶段你期待的职位和工作性质,需要包括时间计划。当你身在一个岗位上时,你都知道并不是永远做这一份工作,但需要学到所有经验之后,才能离开。当你的职业倦怠出现后,给自己划定一个"留守期",让"想跳槽"的想法延长3个月再实施,你会发现那时你能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5397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