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艾葉,不能不提到針灸,因艾葉最早用途是灸,針與灸二者密不可分。針灸英文應當譯為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但一般外國人只知「針刺」,而對「灸」為何物幾無所知。我試從大家常上的Google互聯網上搜索了一下,針刺(Acupuncture)與灸(Moxibustion)的出現率相差8倍。艾灸,在國內的使用也日趨減少,有的中醫藥高等學府乾脆叫做針推學院,而把灸冷置一旁。一位在美國執業的中醫朋友給我講過這樣的一個真實故事。一日,他正在用灸法給患者治病,樓下突然間警鈴大作,幾輛消防車風馳電掣而至,原來是屋內的煙霧觸發了大廈的煙霧探測器。他還告訴我,在美國曾遇到過有人將燃艾灸卷當成大麻吸毒投訴。不同文化與醫藥背景的差異,對於艾灸走出國門,也造成了一大障礙。
「艾」藥用之名與艾灸療法,始見於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艾葉在複方中也較常見,早在《金匱要略》中有兩個用到艾葉的處方:膠艾湯與柏葉湯,前者用於養血調經,後者用於吐血不止。艾葉在中國民間的應用極為廣泛,又有「醫草」之代稱。唐代孫思邈倡導「蒸臍」療法,內病外治、簡便實用,在神闕穴溫灸可治久病沉疴。
艾葉在名稱與品種上自古就出現了混淆。以艾葉之名在本草書中的正式出現是在南北朝問世的《名醫別錄》,位列中品。此後,中國歷代本草中多有著錄。可是,為何這樣常用的中藥,在著名的《神農本草經》中沒有提及呢?根據梅全喜教授的考證,在《神農本草經》中艾是以「白蒿」之名入藥的。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6518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