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喉丹痧治验

besoo2020-01-13  186

导读:储某某,男,10岁。发热二日(体温39.5℃)。对症给予解热药未效,至第二日清晨,诊见遍身红疹,如铺似盖,融合成片,状若涂丹。咽喉疼痛红肿,有少量灰白色渗出物。微咳喷嚏,面色潮红,口干,不思纳谷,口略苍白,舌尖红赤,脉浮数。诊为温热疫毒之邪…

烂喉丹痧治验

储某某,男,10岁。发热二日(体温39.5℃)。对症给予解热药未效,至第二日清晨,诊见遍身红疹,如铺似盖,融合成片,状若涂丹。咽喉疼痛红肿,有少量灰白色渗出物。微咳喷嚏,面色潮红,口干,不思纳谷,口略苍白,舌尖红赤,脉浮数。诊为温热疫毒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从口鼻侵入,蕴于肺胃所致。此疫邪在表,宜辛凉宣透,佐以解毒利咽,处以:桑叶10g,杭菊10g,芦根12g,连翘10g,公英12g,射干10g,马勃6g,板蓝根12g,薄荷5 g,枇杷叶10g,蝉蜕8g,甘草5g。三剂。方中桑叶、薄荷、杭菊、蝉蜕辛凉透疹;连翘、公英、板兰根、清热解毒;射干、马勃、化痰利咽;芦根保津;枇杷叶理肺止咳;甘草解毒和诸药。服药一剂,热渐退,神清,有食欲,服完三剂,疹渐退没,病已向愈。

  烂喉丹痧即“猩红热”,是由外感温热疫毒之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腐烂、全身布满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疹后有脱皮为要要特征。本病初起邪毒在表,迨至中后期,热毒炽盛,则正虚邪恋温热疫毒之邪未尽,易导致心肾等并发症。其辨治要点为多发生为冬春季节,初起壮热、寒战、头痛、咽喉痛红肿,发热一天后出现皮疹,有先见于耳后、颈部、胸背和四肢等处,继而密布周身,融合成片,状若涂丹,若用手指按压,可使红晕暂退,显出苍白颜色。口唇周围苍白,肘前、腋窝、腹股沟等处有皱褶红线。舌质红绛起刺,呈“杨梅舌”。本病要与麻疹、风疹相鉴别。

  烂喉丹痧为温疫毒邪,温邪最易伤阴,且痧毒以外透为顺,故透疹、解毒与保津为本病的基本治则。早期邪在肺卫,宜辛凉宣透、解毒利咽,如芦根、牛蒡子、薄荷、蝉蜕、板蓝根、马勃等;发疹期邪入气营,宜清气凉血、解毒化痧,如石膏、生地、丹皮、芦根、牛蒡子、连翘之类;后期肺胃阴伤,养阴为主,佐清余热,如生地、沙参、麦冬、石斛,连翘等。因邪热留连日久,耗气伤阴较甚,或可致心失所养,临床可并见心悸怔忡,当用清心、安神、镇惊之法,可选用清宫汤和朱砂安神丸化裁;若邪毒弥漫三焦不解,气机失畅,则可致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肾气不化,水液输布失常,症见周身水肿,二便失调,当以分利水湿、清热解毒,可选用大橘皮汤加减。本例邪在肺卫,速投辛凉宣透之品,佐以解毒保津,使疹易透,而阴不伤,疹透则热退,毒解则邪消,津复则病愈。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9393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