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风一直是困恼许多老年人的疾病,号称“亚洲第二号杀手”,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对老人的家属而言,要注意老人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中风。
一、脑中风,长期以来,对许多老人来说,比死亡还要可怕。
因为,它可以使人瘫痪而丧失生活能力,严重时会成为植物人。除过自己要受尽各种折磨以外,还要给家里的亲属带来无穷尽的麻烦。
对许多老人而言,当活到七八十岁时,觉着已经享受了人生,看着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对死亡已不怎么害怕,但大部分老人都恐惧得脑中风,怕给家里人带来麻烦。
以色列前总理沙龙,第一次患脑中风时,没得到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后演变成脑出血,经历多次开颅手术以后,现在人虽然活着,但脑子已经死亡。也就有了“沙龙中风,中东的和平进程偏瘫”。沙龙的第一次中风是因为心脏中一个未闭孔(卵圆孔未闭,正常人中1/4都有这个畸形)造成的。
国内,现在,每年有250万新发脑中风,在城市人群中,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一疾病。无数个病人和家庭,因此而蒙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
二、脑中风,发病快,不易及时诊断,大部分的病人都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治疗。
脑中风是由多种疾病所造成的后果,它发展快、恢复慢、死亡多、致残重,一般来说除非是发展到最后中风了,否则是不会引起重视的。
血管发生栓塞后,马上会通过侧枝血流来进行代偿,供应大脑的血管发生堵塞后,核心的脑组织会发生坏死,其周边区域属于相对缺血状态(半暗带)。脑细胞耐受缺血的极限只有3小时,要在这3小时内进行溶拴,恢复受损部位的大脑血流,治疗才是有效的。否则如果超出3小时,则会发生不可逆性坏死。
中国目前大部分的中风患者都分布在偏远的农村人群中,医疗体系的不健全,交通方面的因素,医务工作者的技术缺陷,加之老百姓的意识不够,最终都使得99%的中风患者在3小时时间窗内得不到有效治疗。
三、一位老人如果能定期接受脑中风的专业筛查,脑中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脑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中缺血性中风根据病因不同又可以分许多种。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中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心源性栓塞导致的中风,不明原因性中风,穿刺动脉造成的中风,另外,还有其他原因的中风占5%。对于能够找到原因的中风,一般都可以做到预防。
例如,由于颈动脉部位的斑块造成的狭窄,使得脑部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中风占到所有中风的22%,而这种中风如果能及早发现的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我们可以通过做CEA(内膜剥脱术),将斑块取出,使血管通畅,恢复受损的大脑区域的供血。这项手术在美国是得到循证医学证明的,而且我们中美脑中风协作组在国内已经开展了200余例,手术效果都很好。另外,如果病变是在颅内手术够不着的区域,还可以采用支架来进行治疗。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中风。
所以,我们每一位老人都应该定期到有关医院接受脑中风方面的筛查,做到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心中有数,一有病变都能尽早发现,来进行预防。
哪些人更容易患中风?
脑血管的发病原因很多,一般来说,有这么几个危险因素可以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危险。(1)、高血压。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升高,对脑中风的危险性影响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关系,即血压升高程度越重,影响越大。
根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加31%,估计全国现有高血压1.6亿。成年人中每5人就有1人是高血压。(摘自中国心血病报告2005)
(2)、糖尿病。糖尿病主要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据2002年调查,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
(3)、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高血脂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同时升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是一危险因素,尤其对年轻男性更重要。据200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估计,我国〉=18岁居民的血脂异常患者达1.6亿。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为各型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大约30%完全性脑卒中患者,以前有过TIA病史,约1/3的TIA患者迟早要发展或再发完全性卒中。我国城乡两次调查表明完全性卒中患病之前有TIA史者。
遇到脑中风应该如何急救
①病人摔倒在地,应就近移至易于处置的地方,移动时,应由1人托住头部,与身体保持水平的位置。
②昏迷病人应平卧位,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防止呕吐物误吸。
③病人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④尽快呼叫“120”急救服务,请急救医生前来抢救病人。
⑤病情稳定后,在严密监护下送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搬运病人时尽量保持平稳。
脑中风检查依靠大型的先进器械、设备,必须到医院才能进行,所以,一旦发生脑中风,应尽快就近送到有检查条件、治疗条件的医院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脑中风的危险性、哪些人更容易中风,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请在39健康问答(ask.39.net)进行提问,资深专家会马上帮助你。
相关阅读推荐:
老人中风后 儿女如何来护理
夏季当心老人中风发作引疾病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25391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