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雅养生网导读:对声音敏感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因为某一个声音,比如咳嗽,汽车声音,键盘声音等等因个人而异,导致心理烦躁,不安,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正常进行。
神经衰弱:病人对周围的各类声、光刺激特别敏感,时钟的嘀嗒声、汽车的喇叭声、脚步声、别人的鼾声、室外的灯光、音乐声等,都会成为其失眠的理由,病人恨不得周围不得有任何光线和声音。但即使在十分安静的环境里,病人也会有“理由”失眠,如自己的心跳也会烦得无法入睡,这样折腾数小时才能入睡。
首先以平常心来对待,也就是感觉声音会影响你时,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只要你不再去在意它,不去管它而不为此烦恼,那么你“总觉得那声音很烦”的情景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其次,换个角度去思考。你“对所有的声音都很敏感”“总觉得那声音很烦”的感受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我们的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因此要有意识改变过于刻板、过分认真的做事方法,努力克服内向、孤僻、敏感、急躁、好胜等性格,不要过于认死理、钻牛角尖,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会有想不到的转机。
第三,转移注意力。尽快脱离现实症状,摆脱痛苦。例如,一旦在学习时出现关注声音以及有烦躁的感受的情景时,马上去做感兴趣的事或听音乐,这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感兴趣的事或音乐上,就可能会忘掉烦恼和焦虑的情景。
第四,自我暗示,厌恶关注声音。当关注声音的时候,你心里可以不断的反复地默念“这是心理垃圾我必须清除”,“我现在的任务是做好作业、听好课,声音是不会影响我的”,“关注声音是有害的”,“我讨厌关注声音”等等。这样反复多次的默念,能克服关注声音的毛病。心理学家证明,从心理上厌恶它,在观念和行动上也就随心理的变化而放弃它。
第五,出现关注声音的情况后,不要恐慌和焦虑,不要刻意去极力阻止或对抗,要允许和任凭它出现与存在而坚持学习。以这种不怕不理不主动克制的态度去对待,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之上去。
第六,调整生活状态。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出现“对所有的声音都很敏感”“总觉得那声音很烦”的情景时,可以进行深呼吸放松(长长地、慢慢地吸气。你可以将你的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你想尽量将这个气球充满。当你感到气球已经全部膨胀了起来,就表明已经气沉丹田,保留两秒钟。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吸气持续四秒钟,呼气也持续四秒钟。你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数秒。为了放慢速度,你数秒的方法可以做些改变,将“一秒”变成“一个千分之一”这样可以将速度基本上降到大约一秒钟一个数字。开始吸气时,你的脑子里便开始数:“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你一定要将吸气坚持到数完“四个千分之一”,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呼气。),或想象放松(想象放松法是通过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你要尽量运用各种感官,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恰如亲临其景。比如,你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散步。在一个暮春的下午,夕阳西下,余辉相映,你踩在柔软的草地上,清新的野草味、花香味以及田园味阵阵扑鼻,不时还有鸟儿鸣叫、蜂蝶飞舞。你身临其境,微风拂面,就像小时候妈妈温柔的抚摸;柔光沐浴,就像出远门时父母的谆谆叮咛;高天远山令你心旷神怡,你此时舒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无比轻松舒坦。)。这样就可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达到抑制关注声音影响学习的目的。
第七,你也可以通过系统脱敏法来帮助自己克服对声音敏感的毛病。具体方法如下:
先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做深呼吸(吸气心中默念四个千分之一——“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呼气默念四个千分之一。),让全身放松,当身体进入完全松弛状态后,想象自己在教室里学习旁边有声音传出(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如果你觉得烦躁不安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就停下来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当完全松弛后,重新想象刚才失败的情景。若烦躁不安难以静下心来学习的情景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想象自己在教室里学习旁边有声音传出的情景不会再使你烦躁不安为止。然后再想象自己在教室里学习旁边有人咳嗽(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用上面同样的方式和方法放松,直到想象自己在教室里学习旁边有人咳嗽的情景不会再使你烦躁不安为止。接下来让自己坐在教室学习,同样用上面的方式和方法放松,直到自己坐在教室学习不会再使你烦躁不安,能静下心来学习为止。运用以上的方式和方法你就可以彻底矫正自己多声音的敏感和焦虑。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对声音敏感的诊断,对声音敏感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对声音敏感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乐雅养生网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1274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