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用航天设备治脑瘤

besoo2020-01-13  190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早就听说周教授在微侵袭神经外科领域有着很深的造滑,对此,笔者充满了好奇。神经外科的一段传奇历史从周教授口中娓娓道来…………与周良辅教授联系相当不易,笔者通过各种途径,都没能和他直接联系上。当笔者费尽周折见到周教授时,发现他…

神奇:用航天设备治脑瘤

乐雅养生网导读:早就听说周教授在微侵袭神经外科领域有着很深的造滑,对此,笔者充满了好奇。神经外科的一段传奇历史从周教授口中娓娓道来…………

与周良辅教授联系相当不易,笔者通过各种途径,都没能和他直接联系上。当笔者费尽周折见到周教授时,发现他的名片上,手机一栏是空白的。据华山医院的医生讲,周教授很少开手机,就算有他的手机号码也没用。

周教授这样做,难道是为了避免外界的“骚扰”吗?随着采访的进行,笔者发现原因没有那么简单。

周教授告诉笔者,据上海市的统计资料显示:近二三十年,很多常见的肿瘤如胃癌等,通过群防群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下降,但脑瘤的发病率却一直往上蹿。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大哥大”开始,手机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普及期。周教授发现,脑瘤发病率的曲线与手机的普及曲线几乎是平行的。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推测而已,进一步证实需要作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但欧洲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也支持这个观点。脑瘤的发病原因到现在为止,仍然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与环境尤其是电离辐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周教授建议,尽量使用耳机接听手机,这样_口可以减少辐射。过去的手术,“天窗”开得太大

早就听说周教授在微侵袭神经外科领域有着很深的造滑,对此,笔者充满了好奇。神经外科的一段传奇历史从周教授口中娓娓道来……

1977年左右,显微神经外科在我国出现,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在此之前,医生完全是凭着肉眼开刀,手术照明也不好,所以神经外科的手术做得很粗糙,损伤很大,疗效不好。

开颅手术是在颅骨上打开一小块“天窗”,通过这个“天窗”进行操作。为了让视野清楚.这个“天窗”在过去往往开得很大,这样损伤也大。翻开神经外科的旧教科书,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手术的开颅暴露范围差不多达大脑半球的1/2。由于大范围的暴露,尽管大脑皮层表面用脑棉保护,但仍然容易发生皮层的微创伤。这就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颅内手术患者在术后须常规应用抗惊厥药的原因。

有了手术显微镜加入到神经外科手术后,切口可以做得很小,照明也较清楚,疗效自然提高。显微神经外科的问世,使神经外科的手术做得比过去好,而且突破了许多“禁区”,医生们做了很多过去不敢做的手术。用航天技术找到脑瘤的位置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期,神经外科有了一个新的里程碑,那就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出现。微侵袭神经外科,是指在诊断和治疗神经外科疾病时,以对脑组织创伤最小和最大限度地保护为原则,使脑神经功能恢复到最佳程度,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解除病痛和提供较高的生活质量。它比显微外科做得更加精细。

微侵袭神经外科通过内镜技术,使切口变得更小;通过神经导航技术,使医生不会在手术中迷失方向。航天领域如飞船在天上飞,航海领域如潜水艇在水里游,都要用到导航技术。外科医生眼睛看不到的手术部分,可以通过三维定向的导航技术来判断位置。也就是把影像资料图像通过高性能电脑,与术时病人颅内的结构有机地结合,经三维定位把病灶的位置准确定出来。

过去,神经外科医生有时在手术过程中会迷失方向,你听了可能觉得难以置信。事实上,这种事情有时的确难以避免。大脑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进行精确的三维定位,在错综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内准确地寻找和切除病灶,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的梦想和面临的挑战。

由于受科学和医学发展的限制,早期神经外科医生只能较粗略地定出脑表面一些沟回,为了避免定位误差,往往曼做很大的皮肤切口和骨窗;对脑深部结构则无法定位,在脑实质内手术非常困难,宛如在汪洋大海中行船,常常会找不着方向。

而在显微外科时代,虽然有先进的影像资料(如CT、磁共振),但外科医生仍然是凭着经验,通过看CT、磁共振片子,记在脑子里面;到了手术台上,根据印象回忆病变大概在哪个位置。但是,仅凭医生的经验和器官病变在体表的投影来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

有了神经导航仪后,可以随时告诉医生这时候该往左l厘米还是该往右2厘米.方向问题迎刃而解。捡回一条命,还远远不够

目前,欧美的微侵袭神经外科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手术前的剃发范围多大才算适当?这是因为,许多患者通过手术可以成功地全部切除病变,并且不留有神经功能障碍,但他们在术后几个月内不能恢复工作。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头发全部被剃光,并留有瘢痕而影响外观。欧美的保险公司,因此不得不为成千上万的患者支付术后佩戴假发的费用。

町能中国的很多人会认为,这些患者怎么这么不识好歹,讨了便宜还卖乖,手术成功就谢天谢地了,居然还向保险公司索要假发费用

学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当今的医学条件下,病人完全可以选择能为自己带来更好生活质量的手术方式。

周教授说:“在十几年前,患者接受了神经外科手术,命是救回来了,,但术后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残废等后遗症,患者往往不会埋怨甚至很感激医生,因为医生救了他一命。而现在以患者为主体的治疗模式,不仅要把患者的病治好,而且也要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那么,患者在接受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后,偏瘫失语等并发症究竟降低了多少呢

如果肿瘤位于功能区,由于这个部位的脑组织和神经控制着人体的肢体运动、语言、视觉等功能,因此这里损伤的话,患者将不会讲话,手脚不会动,视野出现缺损。如此精细的结构,手术医生一个很小的动作都会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我们使用神经导航、术中磁共振、多功能图像融合等技术,治疗功能区、运动区或运动区附近的肿瘤,全切率可以接近百分之百,术后并发症可以控制在一个相当低的比例。”对此,周教授感到非常自豪。

为了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对病变的准确定位非常重要。因为即使是在显微镜下,医生也看不出哪些是神经传导束,哪些是功能区,所以医生要使用功能图像。

功能图像能显示传导束经过的位置,但外科医生的经验和技术也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图像都是术前拍的,由于脑组织过于柔软,打开颅骨后,脑组织会出现移位。外科医生要通过经验来判断移位程度有多大,哪里是肿瘤、哪里是传导束,不能完全相信图像。

周教授说:“目前我们有一篇关于肿瘤位于功能区或功能区附近的胶质瘤患者随访疗效的报告,200多例患者使用神经导航术,术后出现偏瘫者占10%左右。为什么使用神经导航术还会导致这么多人出现并发症呢?这主要是术中脑组织移位引起的,用术前的资料来指导术中情况,肯定有些偏差,但比不用导航低多了。在功能区开刀,不用神经导航的话,偏瘫发生率在30%以上。现在.有了术中磁共振导航,即可在手术时随时根据需要拍摄头部磁共振片,发现和纠朗卤移位。这又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术后偏瘫发生率进一步下降。”无形的“刀”别到处乱砍

微侵袭神经外科除了神经导航术外,还有内镜、伽马刀和x刀放射治疗、血管介入等,这些治疗—手段都是微创的。

南于脑瘤患者普遍害怕开刀,所以所谓的伽马刀、X刀、质子刀(注: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刀,而是将放射线聚焦到患者颅内病变中实施治疗,是一把无形的“刀”,也称放射夕}科)一度非常流行。对于这些治疗,周良辅教授是如何评价的呢

“这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部分,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有其适应证,也有其禁忌证,但目前国内的现状令人丰扣忧。许多单位肆意炒作,夸大了其适应证,不该做的也做,这里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已向卫生部呼吁过,国家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管理。很多不该治的患者作完治疗后出现很多并发症和后遗症,本来很小的病灶,作了伽马刀等放射治疗后造成脑组织坏死。本来应该开刀的病却用伽马刀,结果失败不说,同时也让患者无法再做开颅手术。我们华…医院就接收过不少在外院做完各种形形色色的‘刀’后,病情出现恶化的患者。”

国外对于伽马刀、x刀医生要求严格,必须取得相关的执照方可进行;但国内往往是缺乏神经学科基础的医生培训两三个星期便匆匆上阵,说句不好听的,他门中很多人连大脑的结构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在采访最后,周教授总结道:“微侵袭神经外科为病人和医生提供了更好、更多的选择。由于任何一种治疗于段或方法都还不是十全十美,还存在利和弊,因此作为医生,应该把各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治疗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如实告诉病人,并与病人一起作出决定。”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1892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