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腹膜后腔是指腹后壁腹膜与腹后壁的腹内筋膜之间的间隙,上达膈肌,下抵骶胛,两侧向外接连腹膜外脂肪。……腹膜后腔是指腹后壁腹膜与腹后壁的腹内筋膜之间的间隙,上达膈肌,下抵骶胛,两侧向外接连腹膜外脂肪。间隙内充以疏松结缔组织,主…
乐雅养生网导读:腹膜后腔是指腹后壁腹膜与腹后壁的腹内筋膜之间的间隙,上达膈肌,下抵骶胛,两侧向外接连腹膜外脂肪。……
腹膜后腔是指腹后壁腹膜与腹后壁的腹内筋膜之间的间隙,上达膈肌,下抵骶胛,两侧向外接连腹膜外脂肪。间隙内充以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结构有位于脊柱前方的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下腔静脉及其属支;脊柱两侧的腰交感干,以及围绕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的腹腔神经丛,还有腹主动脉神经丛、肠系膜下丛和上腹下丛等植物神经丛;再向两侧为左、右肾和肾上腺以及输尿管。胰和12指肠虽也位于此间隙内,但已述于前。此外还有位于腰大肌深面的腰丛及其分支。
一、肾脏
1. 肾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肾kidney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呈红褐色,可分为上、下两端,内、外两缘和前、后两面。前面略凸隆,后面平坦;外侧缘呈弓形,凸弯向外侧,内侧缘中部凹陷,有肾动、静脉,淋巴管和输尿管出入,叫做肾门。进出肾门的诸结构为结缔组织所包绕,叫做肾蒂。右侧肾蒂较短。肾蒂内结构排列的顺序是:从前向后依次是肾静脉、肾动脉、输尿管;从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从肾门进入为一扩大的腔隙,叫做肾窦,为肾血管的分支、肾盂和肾大盏、肾小盏所占据,中间充填以脂肪组织。
肾位于脊柱两侧,两肾上端较为靠近,而下端则相距略远,即肾的长轴由风上斜向外下。左肾上端平第11肋下缘,下端约平第二腰椎下缘。右肾上、下端均较左肾低约半个椎骨。第12肋斜越左肾后面中部、右肾后面上部。肾门约平第一腰椎高度,幽门平面通过右肾门上部和左肾门下部。
两肾上端有肾上腺复盖,左肾前面从上向下分别与胃、胰尾、空肠相邻,外侧缘上部接脾,下部邻结肠左曲。右肾前面上2/3部邻肝,下1/3部接结肠右曲,内侧缘与12指肠降部相贴。两肾后面第12肋以上部分,隔膈肌对向肋膈隐窝(窦),故肾手术经后入路时,应予注意勿损伤肋膈隐窝,以免造成气胸。第12肋以下部分,肾后面从内侧向外侧依次与腰大肌、腰方肌和腹横肌相邻接。
肾脏的体表投影:通常在后正中线旁开2.5厘米和7.5厘米处各做一条垂线,再通过第11胸椎和第3腰椎棘突各做一条水平线,4条线相交所围成的矩形即为肾的体表投影位.。
2. 肾的构造
肾脏表面包被着致密的结缔组织被膜,叫肾纤维囊fibrouscapsule,内部为肾实质。肾实质又分为位于周边部的肾皮质renalcortex和中央部的肾髓质renalmedulla。在肾的冠状切面上,新鲜的肾皮质呈红褐色的颗粒状,肾髓质色泽淡,有放射状条纹,形成15-20个肾锥体renalpyramids,锥体的底朝向皮质,尖端钝圆,朝向肾窦,叫做肾乳头,肾乳头顶端有许多小孔,尿液经这些小孔流入肾小盏内。肾锥体之间有皮质成分伸入,叫做肾柱renalcolumns。
肾实质主要由众多的肾单位聚集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动脉性毛细血管球(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构成。肾小管包括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等三部互相续接的小管。肾小球滤出的原因,经过肾小囊进入肾小管,肾小管可将原尿中的绝大部分水分和一些物质重新吸收,并分泌出一些物质,最后形成尿液。经集合管、乳头管导入肾小盏。肾皮质主要由肾小体及近曲和远曲小管组成;肾锥体则由髓袢、集合管、乳头管等直行的小管构成。
3. 肾的被囊
(一)肾纤维囊
是肾本身的被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少量弹力纤维构成,薄而韧,除覆于肾的表面外,在肾门处还折入肾窦,被于肾窦内面。纤维囊与肾实质易于分离,在肾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的情况下,利用这一特点,可采取被膜下肾切除手术。
(二)肾脂肪囊
为包绕一侧肾和肾上腺的脂肪组织层,具保护肾脏的作用,又称肾床。在成人此囊厚度可达2厘米,在肾的边缘部和下极较厚,并经肾门伸入肾窦内。肾周围炎即指此层的感染,肾囊封闭即将药物注入此层内。
(三)肾筋膜
为腹膜外组织特化形成,在肾的外侧缘分为前、后两层,前层被覆于肾和肾上腺的前方,向中线越过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的前方,再覆被另一侧的肾和肾上腺。后层被覆于肾的后面,与腰方肌筋膜、腰大肌筋膜相贴,内侧附着于椎体侧缘。肾筋膜前、后层在肾上腺上方愈合,与膈下筋膜相续;在肾的外侧缘互相融合续于腹横筋膜;后层向下续于髂筋膜,而前层向下则逐渐变薄,消失于腹膜外组织中。如此,肾筋膜形成了一个包被双侧肾、肾上腺和中轴大血管下方开口的囊,这是出现游走肾的结构基础,也是肾周围脓肿时,易向下方蔓延的原因之一。
4. 肾的血管和肾段
肾动脉renalartery在第2腰椎水平起于腹主动脉侧壁,在肾门处分支入肾,它既是肾的营养血管也是肾的机能血管,因此口径较粗。肾动脉在肾内形成毛细血管网,第一次为动脉性毛细血管,构成肾小球,其主要机能是滤出原尿,第2次是动静脉间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等结构的周围,一方面起营养作用,同时保障重吸收作用的完成。肾静脉回流于下腔静脉。
肾动脉一般在肾门附近分为前、后两干由前干发出上、上前、下前和下段动脉 ,后干在肾窦延续为后段动脉。每个段动脉的分支所分布的区域叫做一个肾段。各段动脉的分支间无明显的吻合,当一个段动脉阻塞时,可致该肾段缺血坏死。临床上肾的局部病变时可进行肾段切除术。肾可分为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等5段。
5.肾的淋巴管和神经
肾的淋巴管分为浅、深两组。浅组收集脂肪及囊和肾筋膜的淋巴;深组汇集肾实质的淋巴。浅、深两组淋巴管在肾蒂汇成较粗的淋巴管注入腰淋巴结或直接汇入腰干。
肾的神经来自肾丛。肾丛的纤维来自腹腔丛,还接受腹主动脉丛和腰交感干的纤维,沿肾动脉及其分支入肾。交感神经分布于肾血管的各级分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调节肾实质的血流量。副交感神经只达至肾盂部,功能不确。内脏感觉纤维主要伴交感神经走行,经胸10至腰3节段后要进入脊髓。
二、肾上腺
肾上腺suprarenalgland是成对的内分泌腺,位于肾上极的上内方,和肾一起被包围在脂肪囊内。左侧肾上腺呈半月形,右侧者为三角形。两侧肾上腺后方均与膈相邻,前面左、右侧肾上腺所邻接的器官不同。右侧者被肝遮盖,内侧为下腔静脉;左侧者前方有脾动、静脉和网膜囊上部,前内侧为腹主动脉。肾上腺实质可分为外周部的皮质和中央部的髓质。皮质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肾素等,主要功能是调节水、盐和糖的代谢;髓质产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调节心率和血压。
肾上腺的动脉有肾上腺上、中、下动脉,肾上腺中动脉为腹主动脉的成对脏支之一;上动脉发自膈下动脉;下动脉起自肾动脉。它们分虽肾上腺的内侧缘、上缘和下缘入腺。肾上腺静脉左右侧各一条,左侧者注入肾静脉,右侧者直接回流入下腔静脉。
肾上腺的神经来自腹腔神经丛、肾丛和膈丛,在腺体内侧形成肾上腺丛。交感神经为节前纤维,分布于皮质和髓质,髓质中无副交感纤维分布。
三、输尿管
输尿管ureter是肌性的输尿管道,上起自肾盂,下开口于膀胱,全长约20-30厘米,直径0.4-0.7厘米,可分为腹、盆和壁内三段。输尿管腹段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下降,睾丸(卵巢)血管在腰大肌中点稍下方跨过它的前方,至骨盆上口,跨过髂总动脉(左)或髓外动脉的前方,继而沿骨盆侧壁下行,开口于膀胱。右输尿管腹段前邻12指肠降部和小肠系膜根,在右髓窝与阑属相邻;左侧者前邻12指肠空肠曲、左结肠血管,在左髂窝处有乙状结肠及其系膜根越过。
输尿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一个位于上端与肾盂相续处;第二个位于小骨盆入口与髂血管交叉处;第三个位于斜穿膀胱壁的壁内段。在泌尿路结石时,易嵌顿于这些狭窄部。
输尿管腹段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动脉主要来自肾动脉、腹主动脉、睾丸(卵巢)动脉和髂总动脉的细小分支,静脉汇入述动脉的伴行静脉。上部的淋巴管汇入腰淋巴结;下部的汇入髂总淋巴结。神经来自肾丛、腹主动脉丛和肠系膜上、下丛。
四、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abdominalaorta 位于脊柱的左前方,在平第12胸椎高度由胸主动脉穿膈的主动脉裂孔移行而来,下行至第4腰椎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腹主动脉前方有胰、12指肠下部的小肠系膜根横过;右侧为下腔静脉;左后方有腰交感干。
腹主动脉的分支有脏支和壁支两类,脏支又可分为成对支和不成对(奇数)支(图8-53)。
1.脏支
不成对(奇数)脏支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见本章第三节)。成对脏支包括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和睾丸(卵巢)动脉。
(一)肾上腺中动脉middlesuprarenal artery平第1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侧壁,在胰后方行向外上至肾上腺。
(二)肾动脉renal artery在平第2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横行向外,在肾静脉后方经肾门入肾,在进入肾窦前分为前、后两干。右肾动脉从下腔静脉、胰头和12指肠降部的后方横过;左肾动脉则经胰体、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的后方。肾动脉在入肾前发出肾上腺下动脉。有时一侧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肾动脉,不经肾门直接空入肾的上极或下极,叫做肾副动脉。
(三)睾丸(卵巢)动脉testicular(ovarian) artery在第二腰椎高度起自腹主动脉前壁,细而长,沿腰大肌前面行向外下,依次跨过输尿管和髂外动、静脉的前方,睾丸动脉至腹股沟管腹环处和输精管伴行入腹股沟管,参加精索的构成,并迂曲下行至睾丸后缘上端处,分支至睾丸和附睾。在精索内睾丸动脉前方有蔓状静脉丛,后方为输精管。行程中还发出细支至输尿管和提睾肌。卵巢动脉在小骨盆上缘进入卵巢悬韧带内,继续下行于子宫阔韧带内,分支至卵巢、输卵管和输尿管。
2.壁支
(一)膈下动脉inferior phrenic artery在主动脉裂孔稍下起于腹主动脉,右侧者在下腔静脉后方,左侧者位于食管末段的后方,至中心腱处分为前、后支,分布于膈。膈下动脉还发出肾上腺上动脉。
(二)腰动脉lumbar arteries共4对,分别在平第1-4腰椎体高度起自腹主动脉后壁,向外侧横过腰椎体的前面和侧面,经腰大肌与腰方肌背面,进入腹外侧肌群内。沿途分支供给腰背部、腹部的肌肉和皮肤,以及椎管、脊髓下段和被膜等。
(三)骶正中动脉(见第9章第一节)。
五、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inferiorvena cava为收集下半身(双下肢、盆部、腹部)静脉血的主干,在第5腰椎前方偏右由两侧髂总静脉合成。在腰椎前方沿腹主动脉右侧上行,经肝脏腔静脉窝,穿膈腔静脉裂孔入胸腔,开口于右心房,下腔静脉前方有12指肠水平部、胰头、小肠及其系膜根、门静脉;后方为腰椎、右膈脚及右交感干;右侧邻腰大肌、右输尿管、右肾及肾上腺;左侧为腹主动脉(图8-54)
下腔静脉的属支也有脏支和壁支两类,脏支含成对脏器的静脉和肝静脉,壁支为来自膈和腹后壁的静脉。
1.脏支
(一)肝静脉(见本章第4节)
(二)肾静脉renal veins在肾门处由3-5支合成,在肾动脉前方横行向内侧,右侧者短,左侧者较长,横跨腹主动脉的前方,注入下腔静脉,接受左睾丸(卵巢)静脉和左肾上腺静脉的回流。
(三)睾丸或卵巢静脉testicular/ovarian vein睾丸动脉为来自睾丸和附睾的数条小静脉支,进入精索后互相吻合成蔓状静脉丛,至腹股沟管腹环处汇成2条睾丸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者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左侧者以直角汇入左肾静脉,故精索静脉曲张多发于左侧。卵巢静脉为起自卵巢的数条小静脉,也形成蔓状静脉丛,经卵巢悬韧带上行合成2条卵巢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其汇入途徒工与睾丸静脉相同。
(四) 肾上腺静脉suprarenalvein在肾上腺门处由数小支合成,左右各一。左侧者注入左肾静脉;右侧者直接汇入下腔静脉。
2.壁支
包括膈下静脉和腰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各腰静脉间有纵干联系,叫做左、右腰升静脉ascendinglumbar vein。腰升静脉上行穿过膈脚,分别汇入半奇静脉和奇静脉,是上、下腔静脉间重要的侧支吻合。
六、髂总动脉和髂总静脉
1.髂总动脉
髂总动脉commoniliac artery是腹主动脉的终支,在平第4腰椎下缘起始,沿腰大肌内侧向外下方斜行,至骶髂关节处分为髂内、外动脉,髂内动脉进入盆腔,分支供给盆腔脏器和盆壁;髂外动脉沿腰大肌内侧缘下降,经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穿血管腔隙至股前部,易名为股动脉。髂外动脉发出腹壁下动脉和旋髂深动脉(见本章第1节)。
2.髂总静脉
髂总静脉commoniliac vein由髂内、外静脉在骶髂关节前方合成,左右各一。左侧者较长,行于同名动脉的内侧;右侧者略短,行于同名动脉的深面。在第4、5腰椎间的椎间盘处二者汇成下腔静脉。
七、膈及腹后壁肌
1.膈(图8-55)
膈diaphragm是位于胸腹腔之间的肌性板,形似倒扣的锅,向上凸隆。上面覆以胸内筋膜(膈上筋膜)及胸膜壁层;下面覆以腹内筋膜(膈下筋膜)及腹膜壁层。膈向上的膨隆叫做膈穹,右高左低。右侧者最高点可达第4肋间隙,左侧则仅达第5肋间隙。膈的右半部上接右肺底,下邻肝右叶;左半部上接左肺底,下邻胃底和脾;中央部上面与心包纤维层愈着,下方与肝左叶相邻。
膈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可分为胸骨部、肋部和腰部等三部,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及肋软骨;腰部起始较低,按其位置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内侧脚、中间脚和外侧脚。内侧脚以腱束起于上4位腰椎椎体前面,两侧的内侧脚纤维向前上围成主动脉裂孔,中间脚起于第2腰椎体侧面,与内侧脚之间有内脏大神经穿过,左侧尚有半奇静脉,右侧有奇静脉穿过,中间脚与外侧脚之间有交感干穿过;外侧脚借腰大肌和腰方肌筋膜增厚所形成的韧带起始,分别叫做内、外侧弓状韧带,内侧弓状韧带为张于第1腰椎体侧面至第2腰椎横突之间的腱弓,跨越腰大肌及腰交感干,外侧弓状韧带是张于第2腰椎横突和第12肋骨之间的腱弓,深面有腰方肌通过。
上述各部起始的肌纤维由周边行向内上方,在中央会合成一片坚实的腱膜,叫做中心腱centraltendon,全体呈三叶状。在三个起始部之间的衔接处,有一缺少肌纤维的三角形裂隙,该处膈上筋膜与膈下筋膜间仅充以疏松结缔组织,在肋部和胸骨部之间者叫胸肋三角;在肋部和腰部之间者叫腰肋三角,它们是膈的薄弱区,是膈疝的好发部位。胸肋三角有腹壁上动脉和淋巴管穿行;腰肋三角的底为第12肋上缘,长2-8厘米不等,恰位于肾的后面,故当肾周围脓肿时可经此三角向胸腔蔓延。反之胸腔的脓液也可经此向腹膜后腔扩散。
膈有三个裂孔。(1)主动脉裂孔aortichiatus位于第12胸椎前方稍偏左侧,由两内侧脚的纤维围成,有主动及位于其右后方的胸导管通过。92)食管裂孔esophagealhiatus 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左前方,约平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脉孔venacaval foramen位于中心腱中部偏右侧,呈卵圆形,约平第8胸椎下缘,腱性纤维与下腔静脉壁外膜紧密相连,故膈肌收缩吸气时,可牵拉使下腔静脉扩张,有利于血液回心。
膈的血液仜应丰富,有胸主动脉发出的膈上动脉,起自腹主动脉的膈下动脉和来自胸廓内动脉的肌膈动脉和心包动脉等,在膈形成广泛的吻合。膈的静脉与动脉伴行,分别回流至上腔和下腔静脉。
膈主要由颈丛发出的膈神经支配,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也有分支至膈的肋部边缘处。膈丛的植物性纤维随膈下动脉分布。
膈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引起吸气:舒张时膈穹回升,胸腔容积缩小,促成呼吸。如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可增加腹压。
2.腹后壁肌及筋腹
腹后壁脊柱两侧为腰大肌、腰方肌及其筋膜,腰方肌下方为髂窝,内有髂肌及髂筋膜。
(一)髂腰筋膜及腰方肌筋膜
被覆于腰大肌表面的筋膜称为腰大肌筋膜,被覆于髂肌表面的筋膜叫髂筋膜,二者合称髂腰筋膜。其上部较薄,附于腰椎体,向外侧附于腰椎横突;下部增厚,内侧附于腰椎体、骶骨和髂骨弓状线,外侧附于腰椎横突及髂嵴全长,向下随髂腰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至股前部,与内侧的耻骨肌筋膜共同构成股三角的底,并易名为髂耻筋膜。髂腰筋膜在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时与韧带愈合,内侧部增厚,形成张于腹股沟韧带与髂耻隆起之间的髂耻弓,将腹股沟韧带与髂骨之间的间隙分为外侧的肌腔隙和内侧的血管腔隙。髂腰筋膜与腰部脊柱侧面和髂窝共同形成一个骨性筋膜鞘,内容腰大肌和髂肌,腰椎结核时,脓液可溃破骨膜,沿此筋膜鞘向下蔓延至股骨小转子。
腰方肌筋膜覆于腰方肌前面,与肾筋膜后层相贴,向上与膈下筋膜相续,并附于第12肋;下面附于髂嵴;内侧止于腰椎横突,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腰背筋膜愈合。
(二)腰大肌、髂肌和腰方肌
腰大肌posasmajor是位于脊柱两侧的长条肌,起自第12胸椎和上4腰椎体和椎间盘的侧面、腰椎横突,纤维下行与髂肌共同经肌腔隙止于股骨小转子。
髂肌iliacus位于腰大肌的外下方,呈扇形起于髂窝上部、髂嵴和骶骨外侧部,下行与腰大肌合并,称髂腰肌iliopsoass。收缩时可屈并外旋大腿,当下肢固定时则可使各躯干前屈,髂腰肌行经髋关节前方时,二者之间夹有滑液囊,名髂耻囊,以减少摩擦。
腰方肌quadratuslumborum是长方形扁肌,起自髂嵴,肌纤维上行止于第12肋及上4腰椎横突。作用为降肋,助吸气;一侧收缩时可使脊柱向同侧侧屈。
八、腹膜后腔的神经和腰淋巴干
1.腹部的植物神经丛
(一)腹腔丛celiacplexus位于膈内侧脚和腹主动脉的前方,左、右肾上腺之间,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周围,由一对腹腔神经节和进出节的交感神经纤维以及迷走神经后干的腹腔支构成。由于该丛的纤维伸向各方,有如阳光四射,故又名太阳丛。
腹腔神经节celiacganglia是最大的交感神经节,位于膈内侧脚的前面,肾上腺的内侧,成对且互相连结。内脏大神经的节前纤维进入节的主部,内脏小神经进入节的外下部(主动脉肾节)由节发出的节后纤维互相吻合成丛,随同腹主动脉的分支至腹腔脏器。少量节前纤维仅穿过神经节到达副丛内的副节,在副节内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随附近的血管分支抵达所分布的器官。腹腔丛属的副丛有成对的和单一的两种,成对的有膈丛、肾上腺丛、肾丛和睾丸(或卵巢)丛;单一的有肝丛、脾丛、胃丛和肠系膜上丛等。
迷走神经后干腹腔支由副交感节前纤维构成,它们穿过俐腔节,随腹腔丛和各副丛到达肝、胆囊、胰、脾和结肠左曲近侧段的大、小肠,在器官壁内或附近与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形成突触连接,由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平滑肌、腺体等效应器官。
(二)腹主动脉丛abdominalaortic plexus是腹腔丛向下的延续,位于腹主动脉的前方及两侧,它还接受腰交感干的纤维,向下移行于上腹下丛和髂总动脉丛。髂总动脉丛可延伸至股动脉的近侧段,下肢各动脉的交感神经均来自邻近的各神经干。
(三)肠系膜下丛inferior mesenteric plexus发自腹主动脉丛,并接受第1、2腰交感节的纤维,其副交感节前纤维来自脊髓骶部的副交感中枢,随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布走行,分布于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段。
(四)上腹下丛superior hypogastric plexus的交感纤维为腹主动脉丛的延续,还接受第3、4(5)腰交感节的纤维,在第5腰椎前面沿两髂总动脉分为两束,叫做左、右腹下神经,入盆腔的下腹下丛。副交感节前纤维起于骶髓,沿腹下神经行至上腹下丛,还可穿该丛上行至肠系膜下丛。
2.腰交感干lumbarsympathetic trunk 由4-5对腰交感节和节间支构成。位于腰椎体的前外侧,腰大肌的内侧缘,右侧者前方有下腔静脉,左侧者循腹主动脉左缘下行,两干间有横行纤维连结。向下经髂总动、静脉的后方与骶交感干连接,腰交感节较小,位置越靠下两侧的节越靠近。主要的分支有:
(一)灰、白交通支白交通支连于第1-3腰神经;灰交通支从各交感节发出后至第1-5腰神经,随腰神经分布于腹下部及下肢的皮肤和血管。
(二)腰内脏神经lumbar splanchnic nerves由穿过腰交感干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构成,至腹主动脉丛、肠系膜下丛、上腹下丛等的神经节,由节发出的节后纤维随血管分布于结肠左曲远侧的消化管和盆腔诸器官。
(三)血管支腰交感干发出的节后纤维缠络于髂总、髂内、髂外等动脉的周围,形成各动脉的神经丛,并随之到达各器官和组织。
3.腰丛及其分支
腰丛lumbar plexus位于腰大肌深面,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第4腰神经前支的另一部分和第5腰神经的前支共同形成腰骶干,参加骶丛的构成(图8-57)。
腰丛的主要分支和腰大肌的关系不同,从腰大肌外侧缘穿出的从上至下依次为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穿腰大肌肌质的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则从腰大肌内侧缘穿出。这些神经已分别见于腹壁及股前部的解剖中。
4.腰淋巴结和腰淋巴干(图8-58)
腰淋巴结数目较多(30-50个),位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收纳腹后壁成对的泌尿生殖器官的淋巴管,还接受总汇下肢和盆部淋巴的髂总淋巴结的输出管。腰淋巴结的输出管形成左、右腰淋巴干,注入乳糜池。
乳糜池cisterna chyli是胸导管的起始部,多为膨大的梭形囊,位于第1腰椎的前方,腹主动脉的右后方,由左、右腰干和肠干合成,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有的人没有乳糜池代之以淋巴管网,或并不膨大。
[腹膜后腔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1.解剖肾和肾的被膜
在靠近肾门处剪开肾筋膜前层,向两侧翻开,注意观察在肾外侧缘处前、后两层愈合并附于腹内筋膜。推开并剥除肾前面的脂肪囊,显露肾纤维囊及肾上腺。
将肾连同肾的被膜从外侧向内侧掀起,观察肾的后面毗邻,将手指插入肋膈隐窝,向前隔隔肌触知肾的上半部,以观察肾与肋膈隐窝的关系。
检查肾蒂,注意肾静脉、肾动脉、输尿管排列的上、下,前、后关系;剖验肾动脉发出肾上腺下动脉;左睾丸(卵巢)静脉汇入左肾静脉,此外左肾上腺静脉也注入左肾静脉。注意检查有无副肾动脉。
2.清理和观察输尿管
沿肾盂向下清理和观察输尿管的行径和毗邻,注意观察睾丸(卵巢)血管斜越输尿管前方的情况。
3.解剖腹膜后腔的血管和淋巴
清理腹主动脉的有对和无对脏支;膈下动脉和腰动脉。下腔静脉及其属支,注意对比动脉分布区和静脉汇流范围的异同。分离动脉壁时注意保留动脉周围的植物神经丛。
在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寻找腰淋巴结,上位淋巴结的输出管合成左、右腰干;在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寻找腹腔淋巴结和肠系膜上淋巴结,它们的输出管组成肠干。将右膈脚的附着部自椎体上分离,向左牵拉腹主动脉,可见位于其右后方的乳糜池,向上续于胸导管。注意观察乳糜池的形态。
4.解剖腹膜后腔的神经
(一)依次检查植物神经丛腹腔丛围绕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周围,在丛内导找腹腔神经节及其外下方的主动脉肾节,查看内脏大、小神经穿膈脚进入二节的情况。向下辨认腹主动脉丛、肠系膜下丛及位于两侧髂总动脉之间的上腹下丛。
(二)清理腰交感干左干位于腹主动脉的左后方,右干位于下腔静脉的后方,查明交感节及节间支。
(三)解剖腰丛及其分支在腰大肌外侧缘寻找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并向外下方追踪至腹壁和股前部解剖时已剖露的部位。在腰大肌前面可见穿肌质的生殖股神经,在腰大肌内侧缘可见闭孔神经,与闭孔动脉伴行,沿盆侧壁出闭膜管至股内侧部。
5.肾解剖
切断肾蒂取出一侧肾脏,做冠状剖面,在剖面上分辨肾皮质和肾髓质,肾柱和肾锥体,观察肾乳头和肾小盏的关系。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7968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