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盲眼病的60年变迁史

besoo2020-01-14  331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致盲眼病的变化甚至反应了中国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变迁。本文我们将通过回顾60年来中国防盲工作,来分析60年来影响中国的致盲眼病变迁史。……中国建国60年了,纵观60年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卫生发展历程,影响中国人视力的致盲眼病的变…

致盲眼病的60年变迁史

乐雅养生网导读:致盲眼病的变化甚至反应了中国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变迁。本文我们将通过回顾60年来中国防盲工作,来分析60年来影响中国的致盲眼病变迁史。……

中国建国60年了,纵观60年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卫生发展历程,影响中国人视力的致盲眼病的变化也有着明显时间变化,致盲眼病的变化甚至反应了中国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变迁。本文我们将通过回顾60年来中国防盲工作,来分析60年来影响中国的致盲眼病变迁史。


与沙眼的斗争史,其实也是一部社会进步史

解放前至上世纪90年代,致盲眼病的发展是和社会进步程度紧密相关的。这段时期,致盲的眼病主要是以沙眼为主的传染性眼病及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角膜软化症,而沙眼是导致失明的最大凶手。

并不是说得了沙眼就会致盲,主要发生致盲的病号是重症沙眼及沙眼晚期的病号。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重症沙眼及沙眼晚期患者有许多,因此而失明病号比率也是非常之高。

那段时期,我国的沙眼普遍的患病率就非常高,男女老少都有染上的,患病率在50%以上,部分高发地区甚至达到70%-90%,民间有“十人九沙”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当时由于对沙眼的致病原因不明确,沙眼的防治工作遇到很大困难,甚至还有很多专家认为沙眼就是由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眼病,治疗效果也没有效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加大了对沙眼的研究力度,在1955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汤飞凡领导的科学研究小组成功地首次分离出“沙眼病毒”,命名为TE8,随后便掀起了全世界对沙眼研究的热潮。甚至因为这次的发现,引发了对微生物分类的重大变革。因为,分离出来的沙眼致病体其实也不是病毒,而是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独立的微生物种,自此微生物学分类中增加了一个衣原体目,“沙眼病毒”也正式改名为沙眼衣原体,并发现了许多简单方法,如干燥、日晒、热水烫以及常用的消毒药都能有效地杀灭衣原体;筛选出许多特效药,沙眼的治疗和预防在短短几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而中国在此领域功不可没。

上世纪60年代:包括天花、鼠疫、血吸虫病、脑炎及沙眼等在内的多种寄生虫病及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在全国展开,对沙眼的防治收到一定效果。但是在乡镇地区饮用水还是没经处理的河水、一大家子人就用一条毛巾、一个脸盆,往往全家都害沙眼;河流上游在洗粪桶,下游在舀水煮饭!污水处理也非常不好。而治疗沙眼方面,由于研发了包括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等在内多种药物,价格便宜,疗效显著,这几类药至今仍是对抗沙眼的“中流砥柱”。不过药物虽然能有效控制疾病反复发作,但60年代已经有许多没有早期用药治疗发展为沙眼晚期合并症的老病号了,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解决,但是手术费用十分昂贵,哪怕到现在这种手术起码都得上万元,在当时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这都是难以背负的开销,很多沙眼晚期合并症老病号只能眼睁睁的失明,所以在这个时期,沙眼仍然是中国致盲率最高的眼病。

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政府对传染病防治的重视,包括天花、鼠疫、血吸虫病、脑炎及沙眼等在内的多种寄生虫病及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沙眼患病率在几年内直线下降,致盲率自然也是直线下降。分析主要有4个因素:1、政府的全民防沙眼宣传教育十分普及;2、药物的研发;3、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4、医生检查越来越规范、准确,体检中对沙眼能及时发现并治疗,有效的阻止沙眼发展为失明。

而正是此时,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等非传染性眼病的患病率则悄然上升,逐渐取代沙眼成为中国主要的致盲眼病。

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习惯的改善,在中国大部分的城市、乡村,沙眼的患病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过据1999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沙眼评估与控制研讨会报告,我国很多地区沙眼患病率仍然高达20%以上。如安徽沙眼炎症达10.2%,沙眼性倒睫达11.5%。四川沙眼性炎症达20%,沙眼性倒睫为1.2%。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云南、宁夏、海南沙眼患病率更高,因此沙眼被列为视觉2020消灭可避免盲中的五种眼病之一。除了一些偏远地区以外,沙眼已不再是当时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了,取而代之的是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以及老年性黄斑变性。1996年,卫生部等国家部委发出通知,规定从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通过电视、广播及报刊大力普及眼病防治和眼保健知识,增强了公众的自我眼保健能力。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38894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