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又名艾蒿、灸草、蕲艾、香艾。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艾为药用,由来已久。《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此后便相沿成俗。端阳节,以艾插门,饮雄黄酒,皆去疫毒。古人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即是“艾灸百病”之最好说明。通过艾灸,可使温热之气内注筋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逐寒外出。
现代研究证明,艾叶含挥发油,有调节机体免疫,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强心、镇静、解热、利胆、兴奋子宫作用;对多种致病性细菌(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艾叶烟薰对细菌和真菌有抗菌作用。
艾叶最早载于《本草经集注》,历代本草多有论述。《本草图经》云:“此种灸百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叶背白,以苗短者为良。三月二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陈久者方可用。”《名医别录》云:“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本草再新》云:“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其性味辛、苦、温,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主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用于寒性出血症。凡阴虚血热者慎服。现介绍几则艾叶治病验方:
治月经过多:艾叶炭10克,陈棕炭10克,阿胶10克,当归10克,水煎服。亦用于崩漏。
治赤白带下:艾叶20克,当归20克,香附20克,赤石脂20克,椿根皮20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6克,口服3次。
治胃寒疼痛:艾叶10克,良姜10克,乌药10克,砂仁10克,元胡10克,水煎服。
治赤白痢疾:炒艾叶60克,炮姜15克,研为细末,醋糊为丸,每次6克,日服2~3次。
治皮肤瘙痒:艾叶10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苍术10克,水煎熏洗。
治湿疹、癣病:艾叶60克,雄黄2克,硫黄2克,后者研为细末,加入艾绒中,制成艾卷,熏灸患处。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0938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