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糖尿病与抑郁症的共病

besoo2021-10-17  82

导读:有证据表明,糖尿病与抑郁症具有生物学相关性,如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等均与其相关。抑郁症可以是糖尿病的后果,也可以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同时患有糖尿病和抑郁症会大大增加治疗难度,显著增加患者的致残率与自杀率。故重视共病的…

有证据表明,糖尿病与抑郁症具有生物学相关性,如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等均与其相关。抑郁症可以是糖尿病的后果,也可以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同时患有糖尿病和抑郁症会大大增加治疗难度,显著增加患者的致残率与自杀率。故重视共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糖尿病与抑郁症的共病

患者,男,32岁。2010年11月体检时查出血糖高于正常。 确诊2型糖尿病后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初期不能严格控制饮食及按时服药,多次测血糖高于正常,最高一次空腹血糖为10.8 mmol/L。叮嘱他须加强饮食控制及锻炼,否则血糖控制不好就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患者感到压力非常大,出现怕热、多汗、手抖、易紧张、急躁等症状。半年来空腹血糖波动在7~9 mmol/L,患者自觉无望,对治疗丧失信心,对性行为失去兴趣,勉强同房则勃起不坚,自卑自责。整日沉浸在郁闷痛苦之中,少言懒动,影响正常上班。直到2011年9月来院随访,告诉医生西药早就不吃了,在吃老家秘制的中药。

精神科医生经过询问病史、精神检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为20分,诊断为抑郁症。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 治疗,参加定期心理健康讲座。

治疗2周后随访,患者自述感觉心情平静多了,出汗也少了,能坚持按时服药、节食、运动及随访。1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维持在5~6 mmol/L,性欲也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病例讨论

糖尿病患者一旦被确诊,初期多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大多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年龄越小,负担越重。其次,糖尿病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严格饮食控制、锻炼、按时吃药、定期随访、化验血糖各指标,而且需要贯穿一生。在这过程中患者往往会产生无助和绝望之感,滋生抑郁情绪,并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可加重病情。所以对糖尿病共患抑郁症者,早期发现其抑郁症状非常重要。在治疗糖尿病基础上联合抗抑郁治疗,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该例患者经抗抑郁治疗

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机制

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既是一种器质性疾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常常伴随体内细胞受体及多种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也与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异常有关。

国内外研究显示其主要病理生理的变化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临床医生对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漏诊率达30%~50%。为满足临床需要,应编制适用于糖尿病共患抑郁症的临床评估工具,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早期治疗包括常规降糖药、抗抑郁药、心理治疗。尤其是早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很重要,增强患者信心,消除其疑虑及担忧,改善情绪,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能延缓糖尿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应重视糖尿病和抑郁症共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其是要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人群中发生抑郁症的识别率和治疗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1063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