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你经历过或遇到过这样的场景:“这双鞋穿着有点不舒服,凑合着穿穿就好了”、“我没感觉哪不舒服,照常吃饭也没事”、“我的脚怎么破了,找条创口贴贴上”、“哎!为什么我的血糖总是控制不理想”、“我可不用胰岛素,听说用了会上瘾的”……一幕幕场景,看似平凡、小事一桩,但有时因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件,可能会改变了您及家人的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今年是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将“糖尿病教育与预防”作为世界糖尿病日主题的五年计划(2009~2013)中的第三年,彰显着糖尿病教育也是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与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及血糖监测等其它“四驾马车”并驾齐驱。这也从另一角度折射出,糖尿病患者是“五驾马车”的驾驭者,懂得了糖尿病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控制糖尿病。 总之,无论是日常生活管理方面,还是糖尿病治疗方面;无论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真实案例,还是一串串让人胆战心惊的数字带来的威力,亦或是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提升。都毫无疑问地表露出:糖尿病患者是自己日常生活管理的主人,是糖尿病治疗的执行者。再好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如果没有患者的积极配合,永远不会发挥它的良效。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学会做生活和疾病控制的主人,处处谨小慎微,防范于未然,防微杜渐,认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细节,珍惜生命…… >> 小事件1:无知使她血糖值逼近极限 小赵是家里唯一的一位糖尿病患者,没有家族史。她在一次体验中被检查出糖尿病。小赵平时很喜欢用白糖冲水喝,当确诊为糖尿病后,由于对糖尿病知识的无知,白糖冲水喝的习惯也没有太在意。然而一次经历后,她特别重视糖尿病知识的学习及生活习惯。这还要从前几个月说起。她那段时间总是口干、发渴,一天喝十几杯糖水都无法解渴。一天,小赵突然呼吸急促、大口大口地喘气,随之开始意识模糊,被家人赶紧送到医院抢救。检查结果为血糖值已高达38.9mmol/L,远远超过6.1 mmol/L,逼近人体血糖值的极限,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已严重危及生命,医院立即给予纠酸及胰岛素等治疗,将小赵从死亡线上救回来。小赵每次想起这次经历,就感到后怕,感慨无知的可怕。 大启示: 看完这个病例,可能一些患者会想问这样两个问题“糖尿病是吃糖多引起的吗?”“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糖?”我们知道,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者绝对不足,引起的血糖升高,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由此可见,患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免疫。这些因素均与吃糖无直接关系。 那么,糖尿病患者能吃糖吗?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糖是指蔗糖、白糖、冰糖,是双糖,是由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经口进入小肠后迅速被分解出葡萄糖,吸收入血,引起血糖升高。由于这一类糖分解迅速,会立即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食用量。病情较轻、血糖稍高的患者,如吃进含糖食品,应减少与之相等的主食量。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一律不能吃糖,也不是所有的患者一律都能吃糖,吃糖要根据病情来决定吃或不吃、吃多少。 另外,当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或其他某种原因发生低血糖时,就要及时补充少量糖,以缓解或纠正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外出时,随身要携带几个糖块或饼干,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应马上在口中含一块糖或其他含糖的食物,以防止低血糖意外。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晕迷或意识不清时,家属或身边的人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以免带来严重后果。 拒做无知的糖尿病患者 现实生活中,可能还有许多糖尿病患者根本不把糖尿病当回事,甚至对糖尿病的危害一无所知,自认为“能吃能睡,不痛不痒”,“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接受治疗;还有些人认为吃药是重要的,随便找个能够治愈的偏方,或盲目相信能够治愈、根治、不需饮食控制和运动、不用打胰岛素的广告。结果,由于不正规的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出现了各种并发症,使糖尿病威胁到患者的生活与健康。 糖尿病的危害有很多。如长期的高血糖,人体内各种蛋白质被糖化,可引起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高血糖时长伴有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大血管病变,如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足坏疽等糖尿病合并症。另外,长期高血糖还可使人体防御功能降低,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易发生细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结核病、真菌及某些病毒感染等等。如果不积极控制血糖,长期的高血糖易会对胰岛细胞不断刺激,会使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更加减少,进而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 当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知道了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宜与忌,才能避免以上危害的发生。另外,也会客观地正确地对待糖尿病,而不会因为无知而忽视糖尿病及治疗,或“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总之,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可使患者正确地、积极地治疗糖尿病,降低因糖尿病引起的致盲、致残、致死的危险性。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1100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