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病因多,要防治需从饮食开始

besoo2022-01-03  93

导读:最新统计表明,我国不仅有9000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娠妊的人数也逐年递增。据推测,我国每年至少新增120万到140万“糖妈妈”,她们其中超过半数的人会加入糖尿病的大军,而她们的孩子日后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也更大。什么是妊娠糖…

最新统计表明,我国不仅有9000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娠妊的人数也逐年递增。据推测,我国每年至少新增120万到140万“糖妈妈”,她们其中超过半数的人会加入糖尿病的大军,而她们的孩子日后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也更大。

妊娠糖尿病病因多,要防治需从饮食开始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医学上的界定是在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治疗,均可认为是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高危妊娠,可以显著增加母婴并发症并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同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都处在暴发流行阶段一样,妊娠糖尿病在整个大趋势下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目前全球报告数据显示,妊病娠糖尿发病率为%-14%。我国的妊娠糖尿病发病率约在6%-7%,预计每年约有120万-140万孕妇受到妊娠糖尿病的困扰。

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妊娠可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GDM,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孕早期空腹血糖较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如果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随妊娠进展,抗胰岛索样物质增加,胰岛素用量需要不断增加。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进食量少,若不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容易发生低血糖。产后胎盘排出体外,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迅速消失,胰岛素用量应立即减少。由于妊娠期糖代谢的复杂变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若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过低或过高,严重者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及酮症酸中毒。

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目前研究表明,年龄、肥胖、种族、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年龄因素,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专家研究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肥胖,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种族,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倍。

如何预防妊娠期血糖高?

首先要控制饮食,少吃多餐,控制水果,少吃高糖高脂,多吃蔬菜、杂量、豆类。并且一定要坚持适当运动,运动不但能降血糖,对胎儿和分娩都有好处。其次,如果出现孕妇血糖高的现象,千万不要吃药,最好打胰岛素。因为药物对母体和胎儿都会造成影响。孕妇及家人要注意,不要把孕妇血糖高不当回事,及时治疗,才能保证胎儿的安全。最后,孕妇要在医护人员和营养师的指示下进食,在平时要控制好血糖,还要经常到医院检查血糖值。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防感染。出现了恶心,呕吐或发烧时,不可任意停药,应立即求医诊治。找出高血糖发生之原因,避免下次再发生。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下。多摄取水份也是预防高血糖的好方法,遇到意外情况立即就医。

除了做好预防工作,所有非糖尿病孕妇,都应在妊娠24-28周进行50g葡萄糖负荷实验(50gGCT)筛查;即便第一次“糖筛”结果正常,必要时在孕32周时还应再做一次筛查。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要更早“糖筛”。糖筛异常的孕妇需进行葡萄糖糖耐量检测。根据空腹:(95mg/dl),1小时:(180mg/dl),2小时:(155mg/dl)的标准,上述3个血糖值中任何两个血糖值达到或超过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任何一个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1544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