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悬颅穴的概述
1、定义
悬颅为经穴名,属足少阳胆经。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
2、别名
耳前角下(《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髓空(《经穴汇解》),髓孔(《针灸学》(南京)),髓中(《针灸学》(南京))。
3、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
4、主治疾病
悬颅穴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等。
现代又多用悬颅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等。
悬颅穴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齿痛,面肿,鼻鼽衄等。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
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鼻炎,结膜炎,角膜炎。
5、穴位解析
悬颅。悬,吊挂也。颅,古指头盖骨,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颔颅名意指胆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散热后吸附水湿。本穴物质为颔厌穴传来的温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并吸附天部中的寒湿水气,穴内气血如同天部中的水湿云层一般,故名。
髓孔穴。髓,骨之所主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孔,孔隙也。髓孔名意指胆经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如悬颅名解,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其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落下一般,故名髓孔。髓中名意与髓孔同。
米啮穴。米,微小之物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中聚集的水滴。啮,咬或缺口之意。米啮名意指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化雨冷降,如不断地咬缺一般。理由髓孔名解。
悬颅穴的取穴方法
正坐仰靠或侧伏,在头维与曲鬓之间,沿鬓发弧开连线之中点取穴。
悬颅穴的解剖位置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悬颅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皮肤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顶支,颞肌受下颌神经的前干肌支支配。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
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
悬颅穴的疗法
刺灸法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
向后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艾灸方法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悬颅穴的配伍
悬颅穴配颔厌穴治偏头痛;
悬颅穴配曲池穴、合谷穴治热病头痛。
悬颅穴配风池穴、外关穴,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悬颅穴配丝竹空穴、太阳穴、风池穴,有疏风明目的作用,主治目外眦痛。
悬颅穴配人中穴,有通经消肿的作用,主治面肿。
悬颅穴的功效与作用
悬颅穴功效:降浊除湿,悬颅穴有清头目、通经络、通络消肿、清热散风的作用。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
《类经图翼》:主治头痛齿痛,偏头痛引目,热病汗不出。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859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