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父母分工各不同

besoo2020-01-13  50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专家说,孩子教育父母分工各不同,少哪一方都不行。父母教育需观念一致的合作,那么孩子教育父母分工各不同,体现在哪?如何合作呢?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最令家长头疼的,心理专家建议:12岁前…

孩子教育父母分工各不同

乐雅养生网导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专家说,孩子教育父母分工各不同,少哪一方都不行。父母教育需观念一致的合作,那么孩子教育父母分工各不同,体现在哪?如何合作呢?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最令家长头疼的,心理专家建议:12岁前母亲不要离开孩子,青春期时父亲不要离开孩子。

大量个案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孩子出现行为或心理问题多在12岁至18岁,而且大多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由此,心理专家提出了“心理抚养”的概念,即孩子初生时母亲要亲自抚养。

父母角色应有区别

家庭中,父母双方经常争论“到底谁该管孩子多些”、“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哪一方占优势”。心理专家表明,实际上,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旗鼓相当,具有相似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仅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能力有高下,他们在各方面对孩子的角色影响也有区别:孩子的自我价值、受教育程度及心理问题,都是父亲影响大于母亲;在亲子关系方面,母亲的影响远甚于父亲。

家教最佳期是12岁以前

“心理抚养比物质保障更重要,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抓家庭教育的关键是教育家长。”一开场,心理专家便提出,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这样的孩子时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这份爱又是有原则的,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心理专家介绍说,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

要50%投资在家教上

这里的投资指的是家庭为了教育孩子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时间等的总和。心理专家说:“我参观过中国的幼儿园、学校,父母出许多钱让孩子上那么好的学校,真羡慕这里的孩子。”但是,中国的父母大多以为孩子上了学,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了。其实不然,在孩子长大成人前,父母必须在家庭教育上花大力气。心理专家指出,如果将一个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所有投资以“1”为计算单位,那么父母就应将其中的50%投资在家庭教育上。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12岁前母亲不要离开孩子

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可是,现在很多家长不太重视孩子“依恋情感”的发展。“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就把他送回老家,由老人抚养,到孩子上学时再接回来,这个孩子和母亲可能会有终身的隔阂,而且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时就很难管教。”心理专家建议孩子出生时由母亲亲自抚养,12岁前母亲不要离开孩子。如果在早年没有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又缺乏正确的性格培养,这类孩子到了18岁心理就可能会出现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等问题。

青春期时父亲不要离开孩子

“我认为孩子在6岁之前,依恋的对象就应该是母亲。让孩子真正依恋父亲,应该是在青春期前后。”心理专家说,父母两人的角色是有分工的,母亲更多是生活照顾,父亲更多是行为榜样。比如,妈妈换尿布是一对一的,有很多语言的唠叨和身体的接触,而保姆换尿布是机械式的。“6岁到12岁,父母要同时发挥作用。12岁之后,父亲的作用就更加重要。”心理专家认为,孩子开始青春期走向社会的时候,更需要父亲的影响。而对父亲的依恋,主要体现在尊重上,父亲要在孩子心中有权威感。

千万别这样分工

有人做了一个调查,问了孩子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你比较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为什么?孩子们的回答都很明显的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分工合作,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喜欢妈妈,讨厌爸爸!妈妈不打我,爸爸常打我的屁股,而且还打得很痛。”“妈妈说买支枪给我玩,爸爸说不给,我讨厌他!”“我喜欢妈妈,因为她很听我的话,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我不喜欢爸爸,因为我叫他买变形金刚给我,他不买。”“妈妈好。爸爸打我时,妈妈帮我对付爸爸。”

看的出来这些家庭中,父亲与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采用打、骂、训的态度和方式;另一个则唱“白脸”, 采用哄、逗、护的方式。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父母双方故意为之,希望给孩子一个有人疼、又有人教的环境,另一方面是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但其实,这种教育得到的效果其实和父母心中所想恰恰相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要求不一致,会导致孩子很多方面不能全面的发展:

孩子的性格方面:

如果父母在家教中“分工”,一惩一纵,一严一松,很容易使孩子在家里只怕一个人,只听一个人的话,使孩子把父母分成谁好谁坏,喜欢溺爱、袒护自己的一方,而远离严格要求的另一方。“母爱如海,父爱如山”,父爱母爱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全面发展。

孩子的观念方面:

父母在家教中扮演不同的“脸谱”,对孩子所做的同一件事作出不同的评判,采取不同的态度,容易使孩子是非混淆、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干脆就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自己做的错事。这很不利于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

孩子的心理方面:

“红白脸”教育让孩子学会钻空子,谁能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去磨谁,甚至因为逃避责罚或迎合表扬而隐瞒过失、编谎说谎。调查表明: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中,父母采用“态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为17。3%,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家长所采取该教育方式的比例9。24%。

所以,爸爸妈妈的教育需要合作,不是意见不一致的合作,而是共同的观点,当孩子犯错时,其中一方批评教育孩子时,另一方不要袒护,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应该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对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孩子教育父母分工各不同,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明天。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9400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