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氛围中,我们把教学研究的焦点指向“有效教学”,这是教学发展的需要。而作为心理活动课,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及社会适应性问题,预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应或心理困扰等问题。因此,关于“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的思考很有必要。
下面我想结合心理活动课堂教学经验,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实现高中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教学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有效的具体目标、有效的课堂资源、有效的活动方式和有效的反馈方式。
一、有效的具体目标
每一堂课都必须制订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且标,力争实现每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如,针对大部分高中生追求偶像仅仅是停留在外表形象等浅层次上这个问题,设计《心中的偶像》一课,首先请学生针对这三个问题思考讨论:(1)你现在的偶像是谁?(2)你最喜欢他的哪一方面?(3)你认为,除了机遇外,偶像的哪些内在特点(人格魅力)引导他成功?然后老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偶像杨澜以及她的文章《成长:你惟一的把握》,最后,学生与教师共同推导出崇拜心中的偶像的原则。又如,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心里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也制订了学习计划,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难以坚持下去,针对这种现象,设计了《读乔慧存——(黄金是怎样炼成的)》一课,首先与学生分享乔慧存的求学生涯,然后请学生从以下方面谈谈体会:如何制订适合自己的计划,如何排除预料中的干扰,如何委婉地拒绝与学习相冲突的人际应酬,如何利用周围的支持系统协助自己完成计划,如果完成计划怎样奖赏自己,如果没完成计划怎样惩罚自己等。
二、有效的课堂资源
课堂资源的有效性表现在:
(1)适当的时候安排相应的主题。如,高一新生入校前一个月内,可设计“适应新生活”的主题,包括如何适应从单人房到八人房的寝室生活,如何让市区生与县区生相互欣赏,如何将想家的情绪转化为学习动力等;期中考试之后,可以设计考试后的心理调节主题,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高一第二学期最后一堂课,针对学生选择文理科的需要,安排《我选择我承担》一课,老师搜集各个方面的资料,以中性的态度呈现给学生,以举例的方式介绍“利弊表格”,最后强调无论做怎样的选择,每条路都会时而顺风顺雨,时而风雨交加,关键是要勇敢地去承担,理智分析,积极应对;就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事件,设计《爱的教育》一课。
(2)课堂资源要能够被学生接纳。如在《愿望拍卖会》一课中,教师事先设计了课前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封闭式问题,老师根据网络资源推荐十个愿望,让学生选择最想实现的愿望;第二部分,开放式问题,“如果以上都不是,请你写出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在课堂上,学生面对与自己相关的愿望。会积极投入,带着自己的想法参与课堂,整个课堂氛围具有原生态效果。
(3)课堂结束部分,推荐与主题相关的书籍或影视。如,《消费的学问》一课结束后推荐《富爸爸穷爸爸》;《情绪与压力管理》一课结束后推荐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学习方法分享》一课结束后推荐书籍《寻找大池塘的青蛙》、《谁动了我的奶酪》等。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9971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