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有缅怀故人,还含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而很多地方都有在清明节插柳戴柳的习惯。那么插柳戴柳是清明节习俗吗?
清明插柳的风俗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关于戴柳习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介子推。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纪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清明戴柳,便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了。
清明节前后气温渐升,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希望通过插柳戴柳,避免虫疫。到南北朝时期,人们在元旦插柳枝,认为能避鬼。后来这种习俗活动转到寒食节或清明节进行。此外,插柳还有记年祈寿之意,民间有谚语云:“戴个麦,活一百;戴个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
清明时节,折柳送人,自古有之。“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以示惜别之情。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这种风气在唐代尤为盛行,乐曲有《折杨柳行》、《折杨柳歌辞》、《月节折杨柳歌》,歌中带“折杨柳” 语,因而有《折杨柳》词牌,可见柳之于古,情有独钟。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40402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