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的禁忌

besoo2020-01-13  61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教育子女的禁忌有哪些?教育的源头如于家庭,所以家庭的教育对孩子非常重要,但我们一定要方法得当。那么教育子女的禁忌到底有哪些呢?小编有一些好的经验给大家分享如下,请学习。一、教育子女的禁忌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些家长过于溺爱…

教育子女的禁忌

乐雅养生网导读:教育子女的禁忌有哪些?教育的源头如于家庭,所以家庭的教育对孩子非常重要,但我们一定要方法得当。那么教育子女的禁忌到底有哪些呢?小编有一些好的经验给大家分享如下,请学习。

一、教育子女的禁忌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些家长过于溺爱有些又过于严厉,家长这些不恰当的行为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造成儿童心理问题。

1、忌娇惯溺爱

开口不离“好”,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父亲“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2、忌袒护纵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

3、忌哄骗

有些家长为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使其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亲,变得不诚实。

4、忌讽刺

对孩子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其上进,结果适得其反。

5、忌苛求

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凡事要求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6、忌放任

对孩子不加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为,不尽家长责任,后果难以预料。

7、忌打骂体罚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借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使其与家长感情对立。

8、忌注意力不集中

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地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训练儿童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不要反复要求孩子更换活动内容。

9、忌缺乏适应能力

要训练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有益的。

10、忌无控制力

要训练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11、忌忧郁沉默

要培养儿童乐观幽默的性格。

12、忌依赖

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让其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炼。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二、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面对21世纪即将开启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能否赢得下个世纪,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人们似乎已经感觉到新世纪人才之战的弥漫硝烟。而我们现在教育的对象中绝大多数是八十年代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计划政策之后的“独生子女”——被人们称为“独生代”、“小太阳”、“小皇帝”。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可以说中国下世纪的发展就寄托在他们身上。但他们尚稚嫩的双肩能否挑得起这千斤重担?

1、教育子女“学会做人”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育子女“学会求知”

学会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强迫子女“死记硬背”知识,而是重在理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3、教育子女“学会劳动”

应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勤劳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础,懒惰是万恶之源。因此,安排子女从小参加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

4、教育子女“学会自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坎坷会很多,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展翅飞翔,教育子女“全面发展” 。.

5、家庭教育需要创新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一个人来回答!

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这道理就像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学生“减负”问题,我的看法是,学生“减负”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减负”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教师和父母要“增负”。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再靠经验来教孩子,应该学习怎样做个称职的父母,怎样做个优秀的父母。

千万个孩子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一种成功能够弥补家庭的失败,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如果家庭渎职,即使有再多的学校、社区工作站、心理咨询室和劳动教养所,都将无济于事。

6、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

是否只有“坏”孩子才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谓的好孩子并不需要呢?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一些“好”孩子不敢将自己的问题袒露出来,他们不想因此破坏在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形象,他们活得很累。所以,很多的“好”孩子都成了两面派,表面上乐观快乐,内心深处却悲观孤独。

然而,上述问题被家长和教师忽视了。有很多高学历的父母,总是自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一个高中生曾在来信中说道:父亲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母亲是某公司的副总经理,从小家庭就给了她一种无形的压力,当她转入一所新的重点高中后,因为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家庭给她的压力,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然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直到高考前,她的恐惧达到了极点,最后她想到了自杀……幸运的是,这个女孩得救了,但女孩的父母仍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他们一直认为是孩子太不懂事了,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知恩图报。

天下哪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要每个父母重视的。

7、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孩子观

教育的背后隐含着社会的孩子观: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种观念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近代以来,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孩子观曾经历了一个从“家族本位”到“民族国家本位”再到“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过程,我们的近代教育制度也在这种观念脉络中建立起来并逐步演变。

民族国家本位的孩子观,与家族本位的孩子观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孩子是整体目标的手段。孩子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家族的利益,个体需求必须让位于整体需求。与这样的孩子观相适应,我国近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传统教育中教化式、被动式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观念和制度支配下,中国孩子的某些社会状况和问题一直遗留了下来。儿童和青少年的一些基本权利缺乏切实的保障,他们的一些基本需求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制度的保证,他们的心理品质养成、性格发展等需要,更为我们的教育所忽略。

如今,社会急速变化的价值多元、信息开放的趋势,越来越个人化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反衬出既有教育模式对孩子的独立、自由的人格、自主的能力以及自我责任感的培养等的不利。

总之,我们今天缺少的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只有当孩子的基本权利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起码的制度保证,我们才能期望他们身心健康地面对社会、进入社会,并对社会承担起公民义务,对人类承担起道义和责任来。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9242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