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服湿邪治疗皮肤病全教程
    乐雅养生网导读:湿邪是六淫之一,也是人体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关于湿邪致病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中医精彩推荐岭南中医无痛蜂疗法(图)专家:中医干预亚健康网友刮痧排毒四天搞定
    besoo2020-1-13
    1440
  • 湿热病篇(2)
    湿为阴邪,最易阳遏阳气的舒展,故发病初期热象并不太明。但是,湿邪自身,久郁也会生热,犹如湿草初堆,并不觉得发热,经过一个氤氲发酵的过程,然后才会霉烂而发热。所以,湿热虽然由湿而生,同样须经一个转化的过程,愈来愈趋明显,形成湿多热少(湿胜于热
    besoo2020-1-13
    2430
  • 湿热病篇
    湿热病是湿邪与热邪相合而出现的一系列证候群的总称,属于湿热病学的范畴。临床发病率很高,病程缠绵,难以速愈。尤其在南方卑湿之地,夏秋之交,溽暑熏蒸,不论小儿和成人,均广泛发生。  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当三焦分治    孙老认为,湿邪为病,其临
    besoo2020-1-13
    1860
  • 湿阻(8)
    《温病条辨·中焦》:“湿之人中焦,有寒湿,有湿热,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窍,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besoo2020-1-13
    1700
  • 湿阻(7)
    【结语】    湿阻是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功能运化障碍的病证。病因以感受外湿为主,受季节、气候、地域等因素影响,也与饮食不节有关,病机特点为中焦脾胃为湿所困,临床表现为肢体困重,脘腹满闷,纳食呆顿等为特征。湿邪因体质、治疗等因素有寒化、热化之
    besoo2020-1-13
    1980
  • 湿阻(6)
    症状:四肢困乏,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苔薄腻或舌质胖淡。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本方以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法半夏、陈皮理气化湿;木香、砂仁和胃醒脾。可加葛根、藿香升清化湿。如面
    besoo2020-1-13
    1790
  • 湿阻(5)
    分证论治    ·湿困脾胃    症状:肢体困倦而重,或头重如裹,胸闷腹胀,纳食不香,口中粘腻无味,便溏,或有形寒,舌苔白腻,脉搏濡滑。  治法: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  本证主要指湿从寒化的寒湿证,代表方为藿香正气散,具有很好的
    besoo2020-1-13
    2440
  • 湿阻(4)
    治疗原则治疗本病,一是祛湿,一是运脾。祛湿即是祛邪,祛除困阻脾胃之因,运脾即是恢复被困之脾胃功能。祛湿有助于运脾,运脾也有助于祛湿。    1.祛湿《本草纲目·十剂》有“风药可以胜湿,燥药可以除湿,淡药可以渗湿,……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之;
    besoo2020-1-13
    1640
  • 湿阻(3)
    【临床表现】    湿阻病起病缓慢,迁延时间较长。一般人夏发病,至秋渐缓。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重、闷、呆、腻、濡。重为肢体困重,闷为脘腹痞闷,呆指纳食乏味呆滞,腻指口粘苔腻。自觉口中粘腻不适,口淡无味,或口中有甜味,一般不渴,亦有口干口苦者,但
    besoo2020-1-13
    2300
  • 湿阻(2)
    【病因病机】    1.感受湿邪长期阴雨,空气潮湿,或久居卑湿之地,或涉水作业,或工作于潮湿之处,或冒雨露雾湿,湿邪则易袭人而病。我国长江流域,沿海等地,每到夏令梅雨季节,雨量集中、空气潮湿,持续时间亦较长,这段时期稍有不慎,即可感湿而病。
    besoo2020-1-13
    1900
  • 湿阻
    湿阻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  湿阻之病,在江南、沿海等潮湿地区,尤其是在夏令梅雨季节较为常见,因其身困食少,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
    besoo2020-1-13
    1550
  • 外耳湿疹治疗(3)
    ③耳后缝间开裂者,用黄连膏纱布上撒以生肌散敷贴患处,每天换药一次至愈为止。
    besoo2020-1-13
    2220
  • 外耳湿疹治疗(2)
    ②黄水淋漓者,可用柏石散、青黛散调敷,以清热除湿。  ③红肿焮痛、瘙痒、出水者,可用三黄洗剂或25%黄连油混悬液外搽,以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④有脓痂者,可用黄连粉撒布或涂黄连膏,以清热解毒。  2.血虚生风化燥    主证: 大多病程较
    besoo2020-1-13
    2390
  • 外耳湿疹治疗
    1.风热湿邪浸渍    主证: 耳道或耳壳周围肤色潮红、灼热、瘙痒,有水泡,溃后流出黄色脂水、糜烂、黄水淋漓,干后结成黄色痂皮。揭开痂皮,则见附着于肌肤处的仍然糜烂浮腐,有脓液。由于脂水污染而使病区逐渐扩大。其中若风盛者,以奇痒为重,常于夜
    besoo2020-1-13
    239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