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12)
    《双柏彝医书》是对16世纪以前彝族人民医药经验的总结。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内容如此丰富的彝族医药专门书籍。彝族的医药经验,多散在于各种经书、史书中,非常零星片断。而《双柏彝医书》则在近五千字中,详细说明了多种疾病的治疗药物和使用方法。而这些疾
    besoo2020-1-13
    199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11)
    勤劳智慧的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斗争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探讨发掘,积累了本民族特有的医药经验,整理了大量医药文献,为我国民族医药的发展写下了光辉一页。现将古彝医籍中有代表意义的文献归纳如下:  《双柏彝医书》又称《明代彝医书》,
    besoo2020-1-13
    1980
  • 彝族医学的发展(3)(2)
    油类4种:小土猪油(白冷油)、生猪油、蝙蝠油、耗油。  骨类11种:大黑蛇骨、麂骨、龙骨(龙欧)、乌梢蛇骨、穿山甲壳、岩羊蹄壳。豪猪刺(刺猬刺)、岩羊角、绵羊角、绵羊蹄、鹿茸。  血类5种:斑鸠血、鸡血、岩羊血、麂血、羊血。  肉类22种:
    besoo2020-1-13
    169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10)
    药物复方,在彝族医药中也时有使用。如以赫得布(地拢猪)为主,配以大豆、燕麦、猪油、清油调制的软膏治疗淋巴结核,在彝区通用。又如以吾莫迭补(车前草)、契厄(野蒿子)、厄什阿马(仙鹤草)、尼尼契(地蜂包)四种熬水吃治腹泄消化不良等。  有人将彝
    besoo2020-1-13
    2240
  • 彝族医学的发展(3)
    由于彝族居住的地方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药材十分丰富。据1942年的《西昌县志·产业志》记载,当时西昌附近年产药材数万公斤并大量运往川、滇二省及内地。  凉山地区不仅药材丰富,其中名贵药材也是引人瞩目的。丰富的药材资源奠定了彝族医药的基础,
    besoo2020-1-13
    179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9)
    在彝族民间,广泛存在一些擅长医药的普通群众,他们的医药经验来自家族内部口耳相传,并主要在家族内部使用。以经验医学为主,融采药、制药、治病、配方等多项工作于一身。配药时不用秤,药物份量亦无一定之规,主要以医生的经验为依据。他们对当地出产的动植
    besoo2020-1-13
    1790
  • 彝族医学的发展(2)(2)
    到了清代,对于植物药的运用就更加广泛了。彝著《献药经》中说:“植物皆配药,蔬菜皆配药”。明确记载了草果、红果、生姜、胡椒、老母猪赶伴草等药用植物的主治功效。  《献药经》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药物相互配合,以提高疗效。书中认为凡药用的
    besoo2020-1-13
    213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8)
    可见彝族对动物药的认识是十分广泛的,而且擅长运用动物药。由于彝族长期生活在山林地带,除了动物资源丰富之外,也发现和应用一些矿物药。尽管彝族医药中使用的矿物药较少,但其起源很早。远在彝族祖先从事狩猎和放牧的原始时代,就有用矿物药治病的原始方法
    besoo2020-1-13
    1850
  • 彝族医学的发展(2)
    从公元初年到南诏彝族奴隶制建立之前,彝族历史经历了从勿阿纳(《西南彝志》)希孟遮世系第51世君长,到那意笃色(76世)的彝族奴隶社会前期。这一时期,彝汉医药相互进行了交流。彝医使用的一些有效药物也被汉医所用,并且收录进汉医的医书中,如名著《
    besoo2020-1-13
    189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7)
    肝、肺类3种:耗貂肝、牛肝(尼塞)、猪肺。  肾鞭、胎及胎衣7种:耗貂睾丸、熊胆(野包弱)、熊肾鞭、麂胎、马胎衣、野猪香、耗貂香。   虫类13种:飞蚂蚁蛋、臭皮虫(波那弱)、土小狗(嗄桥姆)、棕树上虫、黄刺果根(刹那波日)上虫、蜈蚣(塞西
    besoo2020-1-13
    175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6)
    书中胆类药物有10种:老鸦胆、狐狸胆、猪胆、岩羊胆、耗貂胆、黄鼠狼胆、獐胆、熊胆、鸡胆及其他的动物胆。  油类4种:小土猪油(白冷油)、生猪油、蝙蝠油、耗油。   骨类11种:大黑蛇骨、麂骨、龙骨(龙欧)、乌梢蛇骨、穿山甲壳、岩羊蹄壳。豪猪
    besoo2020-1-13
    1980
  • 彝族医学的发展(1)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个时期的彝族先民吃住都在森林中,并且多数住在树上,故对植物有了最直观和最粗浅的认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和自然发展的原因,彝族医药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
    besoo2020-1-13
    170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5)
    彝族善用动物药起源于原始时代,在长期和野兽接触的过程中,先民对动物的认识也随之增长,它对后来彝族医药的发展,特别是动物药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彝医学的相互交流,彝族地区的动物药越来越受到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重视。《名医别录》就记
    besoo2020-1-13
    164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4)
    到了清代,对于植物药的运用就更加广泛了。彝著《献药经》中说:“植物皆配药,蔬菜皆配药”。明确记载了草果、红果、生姜、胡椒、老母猪赶伴草等药用植物的主治功效。  《献药经》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药物相互配合,以提高疗效。书中认为凡药用的
    besoo2020-1-13
    176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3)
    明代以前,彝族历代对植物药的记载非常零星、分散。此时问世的《双柏彝医书》一书,将流传在民间分散的大量植物药收集起来,它虽然还不是专门的本草书籍,但其中所记载的彝族植物用药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书中记载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皮、全草、树脂
    besoo2020-1-13
    136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2)
    进入由偶婚代替群婚的父系社会后,促进了社会和遗传学的进步。此时,对植物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积累。彝族先民们在迁徙、放牧的生活中不断地发现一些有毒的植物,关于对毒草和中毒的认识时间,大约是在“吃草籽树果”的阿(田合)居子时代,但当时未能明确记录
    besoo2020-1-13
    1460
  •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个时期的彝族先民吃住都在森林中,并且多数住在树上,故对植物有了最直观和最粗浅的认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和自然发展的原因,彝族医药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
    besoo2020-1-13
    1750
  • 朝鲜族的医学发展(3)
    《东医宝鉴》是境外朝鲜医学家许浚所著。最初,他于1596年奉宣祖之命,同儒医郑醋,太医杨礼寿、金礼泽、李命源、郑礼男等组成编纂局编写,但因战事中断,后于1596年由许浚单独编纂,于1610年完成,1613年刻版刊行。共25卷,25册,分内景
    besoo2020-1-13
    1800
  • 朝鲜族的医学发展(2)
    第三阶段是自1945年开始,至1952年建州初期,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卫生工作三大原则指引下,民族医药队伍得到迅速发展。据1953年国家统计,民族医药人员达720人,进入了延边朝鲜族医疗队伍最兴旺发达时期。  朝鲜民族医学医籍较丰富。其中以《乡
    besoo2020-1-13
    1440
  • 朝鲜族的医学发展
    国朝鲜医药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20年以前,历时50年的民族医队伍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延边仍处于开垦初期 ,我国的朝鲜族人
    besoo2020-1-13
    168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