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肝胆静坐调息,意想胆经阳气从侠溪穴(第四、五趾缝间纹头处)开始,沿胆经循行线(在下肢及身体外侧的中线附近)向上到达巅顶。同时上亢的肝阳得以下降,此法用来治疗肝阳头痛。
守京骨静坐,意想元气从足太阳膀胱经起穴睛明(内眼角向上,眶下缘处)开始,经过头顶,从身体背侧向下,沿下肢后侧到达京骨穴(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意守京骨穴。此法能强化膀胱功能。
守涌泉意守足底的涌泉穴(足心蜷起时足底凹陷处),能补肾水,降心火。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头痛、失眠、眩晕等症状。 生肾水静坐调息,两手掌心相对,渐渐地从胸前向两侧打开。然后用手指按揉气冲(在脐下5寸,正中线旁开2寸)、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处)、三阴交(内踝尖下3寸)、悬钟(外踝尖上3寸)、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环跳(骶骨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外1/3与中I/3交点处)等穴位。然后两手扶腰,中指尖压在命门穴(第2腰椎棘突下)上,腰身慢慢向前弯,再抬起,就像竹枝被压弯后弹回恢复的样子,这样就可以将涌泉处的肾水引向头顶的百会穴。此法能冶肾虚腰痛。行脾气静坐,意想脾经之气从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向下,沿下肢内侧脾经循行线到达丘墟穴 (足外踝前下方凹陷处)。此法可治腹胀。 络脾俞站立,两脚掌抓地,以足趾之力挤压隐白穴(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 0.1寸),意守隐白片刻后,引脾经之气上行到达脾俞。此法可治脾虚泄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环肾气静坐,意想肾经元气从涌泉发动,到然谷穴(内踝前下方,足弓凹陷处),再沿足少阴肾经循行线(下肢内侧)向上到达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穴下,正中旁开1.5寸),然后返回到然谷穴。此法可治疗肾虚引起的腰痛、耳鸣、遗精等病症。 通照海静坐,两脚内踝相靠。意想肾经元气从涌泉穴开始向上,循行全身后返回,到达照海穴(内踝正下方处),并且在照海穴处相融贯通。
本文地址: https://cnleya.com/read-16546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