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脏象及脏腑证治(9)
    1.津液不足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受劫所引起的病证,轻者表现为伤津,重者表现为伤阴。  [主证]唇、舌、咽喉及皮肤干燥,便秘、尿少,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软等;伤阴者,还可有心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等.  [治法]生津、养阴[常用方
    besoo2020-1-13
    2170
  • 脏象及脏腑证治(8)
    三、津液(一)津液的概念津液是人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主要指体液而言,还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和泪涕等。其中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二者可相互转化,故统称为“津液”。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
    besoo2020-1-13
    2090
  • 脏象及脏腑证治(7)
    (四)血病证治血的病证一般分为血虚、血瘀和出血。  1.血虚血虚证是指机体内血液亏虚所引起的证候。  [主证]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手足发麻,舌淡,脉细无力等。  [治法]补血,亦可与补气、补肾法同用。  [常
    besoo2020-1-13
    2010
  • 脏象及脏腑证治(6)
    二、血(一)血的概念血是运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是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通过气之推动,循着经脉运行全身,以维持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  (二)血的生成血液的主要来源,是由脾胃所摄取的水谷精激,化为营气,经过肺的作用,贯注心脉而成为血
    besoo2020-1-13
    1800
  • 脏象及脏腑证治(5)
    (四)气病证治气的病证一般分为气虚、气滞和气逆。  1.气虚:气虚证是由于正气不足所引起的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的病变。临床以肺、脾之气不足为多见。  [主证]神疲乏力,头晕、自汗,易于感冒等;肺气虚可见面色白、呼吸气短、少气懒言、语音低微
    besoo2020-1-13
    1740
  • 脏象及脏腑证治(4)
    (三)气的功能《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说明气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1.推动作用 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都依赖气的激发,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就会影
    besoo2020-1-13
    1840
  • 脏象及脏腑证治(3)
    1.元气 元气又名真气、原气。属先天之气。它来源于父母,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于肾,依靠后天之气的滋养和补充。故《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与激发各个脏腑、经络
    besoo2020-1-13
    1750
  • 脏象及脏腑证治(2)
    脏腑学说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一是气、血、精、津液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三、脏腑证治脏腑辩证论治是中医各种辩证论治的基础。它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经络等理论
    besoo2020-1-13
    1730
  • 脏象及脏腑证治
    脏象及脏腑证治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古人称为“藏象”,藏、指藏于内,就是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意指内脏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之征象。正如《类经》所说:“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besoo2020-1-13
    1580
  • 浅谈土家医学对走胎的证治(3)
    2.2 走鬼胎:    主症:耳背后筋上有一黑团,面色晦暗,体瘦形小,肚胀,青筋暴露,胆小怕事,常易惊骇,饮食不香,大便稀,小便清长,舌质暗红,苔白。    辨析:患儿突然惊骇,气血上逆阻于头面、耳后,故见面色晦暗,耳后有一黑团;气血逆乱
    besoo2020-1-13
    2470
  • 浅谈土家医学对走胎的证治(2)
    辨析:患儿由于饥饱无常或母乳喂养不当,损伤中元之气,肚气伤则纳少,肠气伤则食物不化,肾气伤则精气不生,致使气血生化之源匮乏,气血不能上冲于头耳故见背后筋脉阻滞,耳后筋起一小团黑色。由于饥饱无常,损伤中元肚肠之气,纳食磨谷之能减退,故见纳食无
    besoo2020-1-13
    2250
  • 浅谈土家医学对走胎的证治
    土家医对走胎的证治认识较全面,但各有其不同的论述。走胎多见于16岁以下小孩。现将我们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走胎一病的资料分述如下:  1、病因病机    认为是小孩饮食无节制,饥饱无常,或过食生冷不洁之物或母乳喂养小当,致使小孩中元之气损伤
    besoo2020-1-13
    2330
  • 气分证治(3)
    辩证 湿热阻滞气分,故身热不扬。湿热在上焦则胸闷,渴不欲饮。在中焦则腹部胀满。在下焦则大便不爽或腹泻,小便不畅。  治法 清气化湿。  方例 甘露消毒丹(《湿热经纬》)
    besoo2020-1-13
    1780
  • 营分证治(3)
    辩证 气分实热急伤营阴,或营分之热外透,胃气渐生所致。  治法 清气凉营。
    besoo2020-1-13
    1850
  • 血分证治(2)
    辩证 邪热入里,灼伤阴液,阴虚而阳偏亢内扰,故见五心烦热、潮热。阴精亏损,不能上乘滋润诸窍,故口舌干燥,耳聋。阴虚而神失所养,故见神疲欲寐。真阴亏耗,肝肾精血不足,不能养筋,筋脉拘挛,故手足蠕动,甚则抽搐。阴亏则脏腑组织器官得不到润养,故唇
    besoo2020-1-13
    1780
  • 气分证治(2)
    辩证 风热之邪伤肺,煎灼津液成痰,痰热阻肺,肺失清肃,出现咳喘胸痛,痰黄粘稠。里热无表证,故汗出热不解。  治法 宣降肺热方例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四、胸膈郁热(见于某些流感,斑疹伤寒,猩红热,肺炎等)  
    besoo2020-1-13
    2100
  • 营分证治(2)
    三、热动肝风(多见于脑炎、脑膜炎,各种传染病并有中毒性脑病等)。  主证 壮热口渴,头晕胀痛,目赤心烦,手足躁扰,甚则 瘛疭 , 狂乱痉厥,抽搐,舌颤,或角弓反张,舌红绛而干,脉弦数。  辩证 邪热炽盛,引动肝风,故壮热 瘛疭,抽搐,痉厥,
    besoo2020-1-13
    2190
  • 气分证治
    气分证治  气分病是温热病的第二阶段,它的特征是发热较重不恶寒,口渴,苔黄,脉数。病邪侵入气化,邪气盛而正气亦盛,气有余便是火,故出现气分热证。除湿温外,各型卫分病传入气分后都化热化火。由于邪犯气分气所在的脏腑、部位有所不同,感邪性质及轻重
    besoo2020-1-13
    2190
  • 血分证治
    血分证治  血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阶段。血分证其病变以心、肝、肾为主。临床表现除证候较为重笃外,更以动血、伤阴为其特征。主要表现有发热夜甚,伴有神志表现,尚有出血、斑疹、舌质红绛、脉细数。  热入血分来源有二:一为由气分直入血分;
    besoo2020-1-13
    1850
  • 营分证治
    营分证治  营分病是温热病邪内陷的较重阶段。多由气分病不解,内传入营;也可由卫分不经气分而直入营分,即“逆传心包”;或温邪直入营分。营是血中元气,为血的前身,内通于心,故营分病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的病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心烦不寐,
    besoo2020-1-13
    208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